健康養身★邰肇玫抗癌成功 拍攝紀錄片鼓勵病友

邰肇玫抗癌成功 拍攝紀錄片鼓勵病友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19歲以一首「如果」成為家喻戶曉民歌手的邰肇玫,在2014年2月,意外發現罹患子宮內膜癌第三期,不僅讓她取消原定的演唱會計畫。邰肇玫說,起初以為頭暈、手麻只是更年期症狀之一,一直到連續4個月不正常出血,且排出像手掌般大小的血塊,生性樂觀的她想著,「身體裡怎麼會有這麼奇怪的東西,不太正常吧?」才到醫院檢查,那時,醫生告訴她,罹患的是「惡性腫瘤」,她還不知道那就是癌症,想著「既然是腫瘤,那就割掉嘛」!直到先生流著淚,邊哭邊說,惡性腫瘤就是癌症時,她才知道自己「真的生病了」。

「其實我想封閉自己,想貝殼一樣不言不語」,這是邰肇玫在病榻中完成的創作─藍色肩膀,道出了內心糾結、不願顯露脆弱孤單的心情。一向樂觀又熱情的邰肇玫,即使是生病後,仍想在親友面前保持正面態度,為了讓大家安心,也不輕易流露出難過情緒。直到發現化療帶來的副作用比想像中還嚴重時,她幾乎崩潰。她說,「我每次睡覺起床看見枕頭上的頭髮、洗完頭後抓下一把頭髮,甚至連鼻毛都掉了!我每天都擔心到底會不會禿頭,內心滿是煎熬,即使是再樂觀、勇敢的人,在病魔面前,都是無比脆弱的」。

為了「一勞永逸」,邰肇玫乾脆理了個大光頭,剪了頭髮,也丟掉煩惱絲。邰肇玫選擇調適心情並坦然接受,學習與一身無毛的自己相處。她說,我的抗癌之路,就是由這一刀開始!她開始積極參與病友團體課程,更把握當下,不放棄任何與家人相處的機會,還勇敢地隻身赴美參加女兒的畢業典禮,更將自己生病的心情,化作音符。

邰肇玫說,面對癌症,對病友、家屬,每個愛你或你愛的人,都是身心煎熬,除了要面對身體不適外,更難受的是未來的不確定,許多人就在這條抗癌的路上走不下去了。因此,邰肇玫藉由拍攝紀錄片的機會,坦然面對自己抗癌之路的不安與惶恐,希望給與正在抗癌的病友們心靈上的依靠。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暨基隆長庚醫院癌症中心主任王正旭醫師表示,每個人都是癌症候選人,我們僅能讓自己健康、樂觀,遠離病魔。而隨著醫療科技進步,我們不需要將癌症視為不治之症,希望病友們從邰肇玫的抗癌歷程中看見,從絕望中生希望,活出第二人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74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 依據國民健康署102年辦理「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過去一年老人家跌倒比率高達16.5%,有過半跌倒經驗竟然都是發生在家中!跌倒原因包括了居家環境及慢性病,根據研究顯示相較於沒有慢性病者,罹患2種以上慢性病者其跌倒風險約為1.88倍!  居家十大安檢表 找出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志明車禍後腦內出血,雖然生命跡象穩定,但意識仍迷迷糊糊,看來短期內不會清醒。醫師建議家屬做氣切,一語不發的爸爸馬上跳起來:「聽說氣切一輩子都拿不掉,不要氣切!」以上的故事每天都在加護病房上演。奇美醫學中心胸腔外科主治醫師蘇英傑指出,事實卻恰恰相反,氣切能讓長期臥床的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石棉暴露會引起很多癌症,間皮癌是其中之一,只是這項癌症罹患率不高,因而鮮少聽聞,甚至有可能被誤診,而且長在胸腔或腹腔內壁上的這個腫瘤,還有良性與惡性之分,須經由病理切片後才能辨別良惡。 石棉被歸類為一級致癌物質 台灣雖然已經禁止使用石棉,但是早期的建築物中仍然有石棉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失智症日落症候群患者,通常會在傍晚或夜晚來臨時,出現躁動、踱步、攻擊或是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幻覺等意識上的混亂行為,尤其是阿爾茲海默症的失智症長者,或是急、慢性意識混亂等長者最常出現;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老人次專科團隊護理師陳靖文指出,失智症日落症候群是指一群行為的總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