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邵雨薇FB分享耳上小黑洞特寫 「耳前廔管」你有嗎?

邵雨薇FB分享耳上小黑洞特寫 「耳前廔管」你有嗎?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仔細看,你或身邊的人耳朵靠近臉頰處,有沒有小黑洞?藝人邵雨薇曾在FB分享自己的耳朵特寫,除了耳環與耳洞外,還可看出接近臉部的地方,有個黑色小洞。她說這是「耳前廔管」,「這是一種先天性畸形,平時不會有事,但被感染的話就會很難治療。」實際上,耳前廔管雖發生率僅2.5%,你身邊的人或許就有。


耳前廔管感染 臉部潰爛


近日有位60多歲男性,臉部右半邊突然紅腫,僅短短一周臉部明顯潰爛,前往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求助。醫師發現他是因為耳前廔管感染。


高醫整形外科主任黃書鴻醫師表示,耳前廔管的特色是耳朵上有個小黑洞,有時輕壓會出現分泌物,平時不會疼痛也沒有症狀。「就像個大痘痘在這,但那不是痘痘,是耳前廔管。」


邵雨薇FB分享耳上小黑洞特寫 「耳前廔管」你有嗎?

▲黃書鴻醫師說明,有時按壓耳前廔管,會有分泌物;同時建議成年後再視情況手術清除。(圖/高醫提供)


黃書鴻醫師表示,耳前廔管是先天性疾病,發生率為2.5%,每百人大約有2到3人有耳前廔管。患者幼年時,耳朵就會出現這小洞。有的話不必擔心,只要洗澡時擦乾淨,不可搓揉導致發炎,偶而檢查有沒有分泌物,或是游泳後仔細看有沒有發炎。


手術可根治 成年後常感染再處理


黃書鴻醫師以患者的腦部X光解說,提到正常耳朵旁邊應該是密合的,但有耳前廔管的人並非密合,因此內部潰爛長膿。「這位60多歲男性的臉部顳葉到頭部附近都有空氣,代表感染擴大,臉部完全發炎潰爛,需要緊急手術。」同時因這位先生有糖尿病,免疫力低下,耳前廔管感染速度特別快,才會造成這狀況。


耳前廔管能夠以手術切除。不少病患來整形外科處理耳前廔管,黃書鴻醫師表示:「因耳朵內部就是耳軟骨,需要切除全部廔管才能根治。」雖兒童時就能發現,但兒童動手術風險過大,建議在青少年或成年後且經常感染,再考慮處理。


更多NOW健康報導
▸菜花容易春風吹又生?中醫治療調節免疫力降低復發率
▸兒童染Omicron恐抽搐合併發燒 專家建議居家常備用藥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兩歲半的T寶,嬰兒時期就常常哭鬧不停,到了一歲半時還不會叫爸爸、媽媽,被帶到復健科進行語言治療,T寶開始能言善道說個沒完,沒能改變的是T寶易怒愛哭,而且反覆出現甩頭、清喉嚨的現象,媽媽想起T寶一年前曾經斷斷續續用力眨眼,經由醫師檢查與診斷,才知道T寶是妥瑞兒。妥瑞症男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恙蟲病為亞太地區常見地方性流行傳染病,多數病例發生在東南亞、印尼、中國、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亞北部的農村地區。台灣今年迄今共270例恙蟲病確定病例,近5年每年確定病例數約在350例至500例之間,感染縣市以台東縣、花蓮縣、澎湖縣、金門縣、高雄市及南投縣為多;全年均有個案發...

閱讀詳情 »

隨著新教改方針的啟動,12年國教「108課綱」已確定上路,要學生不只學知識更要有素養。一連串的變化,讓許多家長焦慮萬分,Judy就是其一。個性一板一眼的她,對孩子求好心切,標準常訂很高,是家長圈公認的虎媽。看到未來大學入學標準可能改變,擔心孩子無法應付,加上工作上自我要求也極高,多重壓力下自律神經過...

閱讀詳情 »

糖尿病被喻為國民病,長期罹患糖尿病易導致血管硬化、阻塞,糖尿病患者比一般人更容易併發心血管疾病,例如冠心病、心肌梗塞、中風、視網膜病變等。此外,中年糖尿病患者經常出現勃起障礙困擾,導致性生活品質不佳。 中醫師黃慶雲表示,糖尿病患者血液糖分高,易釀成血管壁鈣化及血管內壁變性,最終造成血管狹窄,影響血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