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酸味系飲料更胖! 「蜂蜜檸檬蘆薈」含糖量竟高居手搖杯第一

▲手搖杯標示仍叫消費者霧煞煞,不知自己到底吃了多少糖和熱量。(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炎炎夏日,手搖杯下肚一時爽快,健康後患卻可能無窮。董氏基金會今(3)日公布針對大台北地區22個常見連鎖手搖杯品牌的調查結果發現,不少業者標示不包含配料,讓消費者霧煞煞,不知自己到底吃了多少糖和熱量,尤其不少人以為「養生」的「蜂蜜檸檬蘆薈」出乎意外的,添加的含糖量竟高居第一名。

董氏基金會是繼去年之後,再次於今年1到3月至大台北地區22個常見連鎖手搖杯品牌、55間販售店面進行調查169款品項。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營養師尤宣文指出,調查發現,含有食材配料或是以酸味為基底的飲料,像是檸檬、烏梅、洛神等口味,所含的糖量較高,以1杯500cc計算,只要喝一杯便已遠遠超過成人每日糖攝取量大約50克的上限。

調查指出,糖量最高的「蜂蜜檸檬蘆薈」,含糖量已是建議攝取量上限的1.7倍,每500cc的「蜂蜜檸檬蘆薈」就有86克的糖;第2名為「黑糖烏梅檸檬蜜」,每500cc也有80克糖;第3名的「洛神冰茶」每500cc則有63.7克的糖。

熱量方面,熱量最高的是添加了紅豆、珍珠等配料的「相思逗珍奶」,1杯700cc下肚,熱量逼近男性成人每日總熱量的25%,以70公斤的成人計算,要慢跑超過1小時才能將熱量消耗掉。

董氏基金會強調,去年調查就發現,根據食藥署公布的手搖杯標示規定,業者需在其店面明顯處註明飲料的全糖添加量和熱量,但標示並不包含果漿、粉圓、紅豆等食材配料,結果造成飲料的實際糖量、熱量,與標示的數值可差距高達2.9倍、4.2倍之多,但1年後,法規仍然未見任何修正,呼籲食藥署應善盡消費者知的權利,要求業者完整、如實標示飲料含糖量及熱量。

董氏基金會亦提醒,消費者應要注意糖量風險和熱量來源,減少喝含糖飲料才是避免超過每日糖攝取上限最有效率的方式,建議可循序漸進降低攝取頻率或份量、少加食材配料,或以較健康的無糖、低糖飲料取代,最重要的是每天喝足白開水。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照/奇美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名有菸酒檳榔史的73歲老先生,最近發現口腔內一直「破洞」好不了,即使自行至藥局買藥膏塗也沒效,在家屬陪同下就診,口腔外科醫師仔細檢查並切片後,證實罹患口腔癌第二期,建議必須接受開刀治療。 家屬當下因為深怕老人家體力不好,婉拒開刀,轉介至放射腫...

閱讀詳情 »

耳蝸性耳鳴易續發聽覺過敏 耳鳴介紹:    根據美國統計資料指出耳鳴影響約15%的人口,且與焦慮、噪音等因素有關。它不被定義為疾病,它其實是大腦聽覺系統產生的一種症狀。許多疾(包括老化)都有可能造成這種症狀。凡是沒有「音源」而耳朵卻「聽」到了聲音,就是我們所稱的「耳鳴」。它有時只...

閱讀詳情 »

高血壓本身雖然不是一個很複雜的疾病,但高血壓引發的併發症卻非常可怕!新光醫院心臟內科趙書平醫師表示,由於血液遍佈全身各處,因此若血壓控制不當將可能引發動脈硬化、腦中風、腦出血、心臟衰竭、腎病變等嚴重後果,提醒患者一定要積極控制血壓穩定,以維護個人健康!  高血壓有沈默殺手之稱,就是因為血壓通常是漸進...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日前分析國內迄今確診病例發現,「肥胖」恐怕是感染新冠肺炎和導致重症的高風險因素之一,不想冒風險,唯一之道就是快減肥!營養師就建議,防疫期間不妨多吃6類食物,可幫助舒緩焦慮心情還可避免攝取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