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高齡罹癌該不該開刀? 最新研究:影響存活關鍵不是年齡而是它

▲(照/奇美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名有菸酒檳榔史的73歲老先生,最近發現口腔內一直「破洞」好不了,即使自行至藥局買藥膏塗也沒效,在家屬陪同下就診,口腔外科醫師仔細檢查並切片後,證實罹患口腔癌第二期,建議必須接受開刀治療。

家屬當下因為深怕老人家體力不好,婉拒開刀,轉介至放射腫瘤部諮詢是否能接受放射線治療,希望藉非開刀治療,減少老人家日後受苦機會,卻也擔心不知道這樣的選擇是正確的嗎?

奇美醫學中心放射腫瘤部主治醫師楊清傑表示,頭頸癌為台灣十大癌症之一,頭頸癌有不同的原發部位,包括:口腔癌、口咽癌、下咽癌、喉癌等,且9成以上屬於鱗狀上皮癌,與菸、酒、檳榔等致癌物質使用有密切的關係。

儘管頭頸癌發生年齡有年輕化趨勢,但隨著人口老化,也有越來越多高齡病人面臨治療上的選擇難題,楊清傑觀察,不少人一方面憂心消極治療恐導致疾病復發,反而造成病人與家屬後續照顧困難;太積極治療又怕年紀大不堪負荷治療造成副作用。

楊清傑與高雄榮總耳鼻喉頭頸外科部主治醫師李清池便藉由人工智慧分析進行頭頸癌病人年齡影響的共同研究,透過美國癌症登記資料庫,分析2007至2013年間共2萬8693位頭頸癌病人資料。

楊清傑指出,傳統分析下,頭頸癌不論部位,均隨著年齡增長,存活率越差;但透過大數據並利用機器學習的決策樹分析下,綜合病人各項臨床、治療資訊分析得出,高齡並非影響病人存活的嚴重關鍵,重要的是病人本身癌症期別與其應當接受的癌症治療。

楊清傑強調,高齡癌症病人面對治療都會產生迷惘,但隨著治療技術與藥物進步,很多治療副作用相較過去都已減少,建議病人應在診斷後至癌症治療門診就醫,並與醫師討論正確的治療方式與相關副作用,千萬不要認為年紀大,放棄治療或找個輕鬆治療就可以,反而錯過治療的黃金時期。

照片來源:奇美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收入、捐款雙降吃不消了… 陳時中:健保加紓困雙政策救醫院

5零達成!防疫措施啟動首波鬆綁 陳時中點名「體育、文化、餐飲」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好醫師會客室》台安醫院糠榮誠醫師:台灣大腸癌世界第一。(圖/優傳媒影音製) 優傳媒記者溫建鈞/台北報導台灣每37分鐘就有一個人得大腸癌,發生率是全球最高,台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糠榮誠醫師分析,台灣人愛吃油炸食物,到處都有鹹酥雞和速食店,萬一油不乾淨或是不斷回鍋使用,就會含有致癌物,導致大腸...

閱讀詳情 »

▲有4成老人家其實是衰弱前期,醫師提醒,勿將衰弱視為老化過程。(照/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行動緩慢、疲累、體重減輕,人老了自然該有這些症狀嗎?千萬別把異常當正常!台北慈濟醫院家庭醫學科老人醫學門診醫師林純聿就提醒,「衰弱」是高齡者的風險指標,也是影響老年人失能、疾病預後...

閱讀詳情 »

▲透過遠距心電圖等新科技,整座「加護病房」都可以搬上雲端了。(照/陽明大學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整座「加護病房」都可以搬上雲端了!陽明大學數位醫學中心今(27)日宣布與陽明大學附設醫院及宜蘭縣策略結盟,將透過「遠距加護病房」解決南澳鄉醫療資源不足的困境,把加護病房內的最高等級救命設...

閱讀詳情 »

不小心噎到時,一般人都會聯想到使用「哈姆立克法」來進行急救;然而,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提醒,若一歲以下嬰兒哽塞時,急救方式與成人不同,應採用嬰兒版的哈姆立克法來施壓;但若發現寶寶意識不清或失去呼吸時,一定要立即撥打119求救。  一歲以下嬰兒正值口腔期,看到什麼東西都往嘴裡塞,也增加了異物梗塞的風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