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醫師偏食嗜吃麵包與咖啡 竟引發腦中風

醫師偏食嗜吃麵包與咖啡 竟引發腦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別以為醫生有專業的健康知識,就會比較照顧自己的健康,就有一名醫師,因為長期以來只喜歡吃小吃攤、喝紅酒,甚至喜歡把麵包與咖啡當正餐果腹,長久以來竟造成水溶性維生素不足,礦物質不足,必需脂肪酸不足,有時蛋白質不足,讓他面貌暗沉,無精打采,還有掉髮危機、腹部凸出等狀況,未料,某天他在夜診查房時,竟突發中風,所幸經同事急救,撿回一條命,但目前還是有虛弱與大舌頭的後遺症。

營養不良 症狀多

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洪建德醫師表示,基層門診觀察顯示,明顯營養不良的患者比例約佔5~10%。常見到身高過矮、體重不足、發育遲緩的兒童青少年,或是減肥門診中,診斷為神經性厭食症、暴食症、其它不典型飲食障礙的少女,都同時有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症狀。

洪建德醫師解釋,營養過剩、營養缺乏、營養不均衡、營養素不足,都是屬於營養不良。長期的營養不良在兒童身上會影響到身高、體重與發育,甚至是智力的發展;在成年人則會引起虛弱易喘(貧血、低血壓)、水腫(血中白蛋白降低)、口角炎、舌炎、手腳冰冷、體重過輕、易脆指甲、體脂肪減少、皮膚薄、肌肉萎縮、容易感冒與感染、傷口不易癒合、易骨折等症狀。

醫護人員很辛苦 反而容易營養不良

醫師也會營養不良!洪建德提到,一般人常誤以為醫護人員會更懂的要飲食均衡,其實由於工作的忙碌,飲食上往往都是要省時快速,吃麵包或點心裹腹,配杯含糖飲料,不知不覺中造成營養不良。

洪建德提醒,許多人都可能有營養不良而無明顯症狀,平時除須留意食物的量外,還須注意食物質,要種類均衡;若發覺有營養不良時,要找出為何會發生營養不良的原因,對症下藥,甚至找出更嚴重引起營養不良的潛在疾病。

常見營養不良徵候,如倦怠與沒勁兒、體溫稍低、體重減輕、貧血、骨質密度低於同儕、肌少症、脂肪肝、血清膽固醇過低或過高等;全民注意稱重飲食,才是預防營養不良的王道。

【延伸閱讀】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一般健康檢查主要檢測空腹血糖值,讓許多人以為只要降低空腹血糖就能高枕無憂。然而人處於飯後的時間比空腹長,更需要注意飯後血糖。1名70多歲的阿公空腹血糖未超標,糖化血色素卻一直降不下來,原來阿公雖然減少飯量,飯後卻吃好幾種水果,導致飯後血糖飆高。調整後配合藥物治療,...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隨著醫療品質與生活水準提升,臺灣已進入高齡者社會。高齡者比攀升至13.33%,老化指數在亞洲僅次於日本。未來高齡病人的比例將會逐年增加,而高齡長者的口腔醫療與照護較多元且複雜,口腔健康更需要專業的照護。 長者口腔問題複雜 應掌握正確刷牙要點 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牙醫...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臺灣外食人口眾多,各式餐飲業者使用塑膠袋作為食品包材相當普遍,民眾也常以塑膠袋做為儲放食品容器,卻不時聽聞塑膠袋不可裝熱食及含油脂食品。為了為民眾食品及容器安全把關,台北市政府衛生局至超市大賣場、網路販售業、五金雜貨店、烘焙材料店、量販店等進行抽驗。 ...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長期旅居英國的張太太,頸部腫塊已出現2年,曾在當地被診斷為罹患甲狀腺結節。張太太特地來台灣求診,發現左側甲狀腺長了直徑4公分的結節,結節內含有多處不規則鈣化,細針穿刺結果為濾泡腺瘤。進行經口腔內視鏡甲狀腺切除術,術後第2天病人就順利出院。 經口腔切除甲狀腺 體表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