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醫生說絕不能吃的7種肉你吃了幾種?為了健康千萬不要再吃了!

醫生說絕不能吃的7種肉你吃了幾種?為了健康千萬不要再吃了!

1、雞頭——有害重金屬 我國有句民諺:

十年雞頭勝砒霜。為何雞越老,雞頭毒性就越大呢?醫學專家分析,其原因是雞在啄食中會吃進有害的重金屬物。

2、豬脖子裡的肉疙瘩——易感染疾病 食用時應去除豬脖子等處灰色、黃色或暗紅色的肉疙瘩,即被稱為肉棗的東西,因為這些地方含有很多病菌和病毒,若食用則易感染疾病。

3、禽尖翅——病菌倉庫 雞、鴨、鵝等禽​​類的翅尖是淋巴腺體集中的地方,因淋巴腺中的巨噬細胞可吞食病菌和病毒,即使是致癌物質也能吞食,但不能分解,所以禽尖翅是個藏污納垢的〝倉庫〞。

4、雞脖、鴨脖——高膽固醇 雞脖鴨脖不要吃皮,也不要吃到氣管。這裡面都含有大量的高膽​​固醇,所以最好不要吃這些部位。

5、魚〝黑衣〞——有害物質彙集層 魚體腹腔兩側有一層黑色膜衣,這層黑膜是魚腹中各種有害物質的彙集層,是最腥臭、泥土味最濃的部位,含有大量的類脂質、溶菌酶等物質。

6、羊懸筋——病變組織 又稱蹄白珠,一般為圓珠形、串粒狀,是羊蹄內發生病變的一種組織。

7、畜三腺——有害器官 豬、牛、羊等動物體上的甲狀腺、腎上腺、病變淋巴腺是三種〝生理性有害器官〞,內部含有大量激素,進入人體後,會擾亂人體的激素平衡,危害健康。 

相關推薦

日本提供台灣近124萬劑AZ疫苗,12日起分階段陸續配送至各地方政府衛生局或指定醫療院所,將於明天全台開打,各地嚴陣以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午2時召開記者會,針對AZ疫苗施打相關事宜與國內最新疫情,指揮官陳時中將於會上說明。現場最新情形請鎖定《民視快新聞》直播,帶您掌握最新訊息。根據指揮中心13...

閱讀詳情 »

印度最近疫情稍微降溫,當局宣布從今天(14號)開始,首都新德里有條件解封,包含地鐵恢復一半運量,市場商店正常營業,餐廳一半座位開放內用等,預計先試行一週。同樣疫情趨緩、韓國也從今天起,放寬運動賽事與演唱會相關限制。(民視新聞網 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中國湖北氣爆12人死 習近平下令徹查究責 高雄...

閱讀詳情 »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透露,未來可能拒絕審查和處理新冠肺炎的疫苗緊急授權申請,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回應,國產疫苗未來會透過WHO的免疫橋接計畫、大規模第三期臨床試驗,爭取國際認同。根據《路透社》報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5月25日透露未來可能拒絕審查和處理COVID-19疫苗EUA的申請。對此,...

閱讀詳情 »

本土疫情稍有趨緩,今新增185例本土,其中台北市降到42例。台北市長柯文哲認為,近期新增確診數下降有2原因,一是病例減少,二是遇上端午連假而出來快篩的人變少,後續要觀察陽性數目有無變化。柯文哲也直言,「快篩站去做社區普篩的效果越來越差」,他要改變戰術,用精準篩檢找出確診者,否則在疫苗來之前,三級警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