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醫病關係很重要 首重良性溝通

醫病關係很重要 首重良性溝通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許多患者到醫院接受檢查回家後,家人詢問關心病情卻一問三不知;為化解醫病溝通障礙,彰化基督教醫院日前舉辦病人安全週活動,找來麻醉護理師上演行動劇表演,透過貼近醫院日常且幽默的戲碼,提及醫療人員需使用患者常用的語言與患者溝通等方式,讓民眾了解即時詢問病情,解惑就醫疑問的重要性,良好的醫病溝通,更需要患者、家屬以及全體醫療人員共同努力。

醫病溝通 得靠患者、醫療人員齊努力

彰化基督教醫院副院長孫茂勝指出,做好醫病溝通,任何就醫與看診角色溝通缺一不可,像患者應主動告知,吃哪類藥物會過敏,或曾在哪裡接受過檢查,醫師就可回覆,服用藥物或開刀等會留下哪些後遺症,這時護理師可再三提醒患者衛教觀念,做好醫病溝通,得靠各方一起努力。

對疾病有疑問主動提 積極參與醫療過程

醫療策進會每年主辦病人安全週,今年更以醫病溝通做的好,病人安全沒煩惱為主題持續推廣;孫茂勝副院長提醒,民眾在就醫時,有疑問就樣勇敢提出來,像是接受治療或檢查,醫護人員詢問相關問題,就應主動回答,若對醫護人員講解有不懂地方,應主動再次詢問,主動告訴醫護人員身體不適情況,了解醫師治療方式,讓自己也能參與醫療過程,為自己健康多份把關。

培養良好醫病溝通 有助改善病況

另外,為強化民眾對於醫病溝通的重視,且鼓勵患者多參與,彰基也和全院同仁共同宣導,透過公播系統、海報張貼等方式,或施打疫苗的同時,配合醫策會主辦的病人安全我會應活動,持續推廣,讓民眾和醫護人員更了解良好溝通的重要性,建立安全伙伴關係,也有助於治療成效。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43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民眾千萬不要以為歐洲、國外來的食品就比較安全。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全球食品安全學院調查當地市售嬰兒米製副食品,結果發現,約一半以上的產品無機砷含量超標,學者擔心,這可能傷害嬰幼兒健康、發展。 近75%米製嬰兒食品 砷含量超標 無機砷會帶來一些健康風險,因此歐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糖尿病人除了血糖高的問題之外,也可能發生低血糖的問題,由於血糖太低,會導致昏迷,甚至造成意外事故或成為植物人,不得不慎!所以,醫師提醒,糖尿病人除了用藥控制血糖之外,也要聰明量血糖,才能充分掌握血糖,避免不幸發生。 血糖低很容易發生在罹患糖尿病的老人與小孩 為恭紀念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胃腸道基質瘤是好發於腸胃道的惡性腫瘤,平均發病年齡為60歲,由於此病復發機率高,因而在治療時會以手術切除,並會使用標靶藥物;目前較新的治療方式則是會先服用標靶藥物使腫瘤縮小,再手術切除,之後又再服用標靶藥物,除了可以減少手術切除的部位,並能減少復發率。 標靶藥使腫瘤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人口高齡化,2025年台灣每4人將有1人成為骨鬆高危族!根據資料顯示,台灣70歲以上人口預估在2025年達到300萬人。骨鬆學會理事長吳至行指出,近幾年70歲以上骨鬆好發率略為減少,但近年來因人步入高齡社會,隨著50歲以上人口比例越來越多,骨質疏鬆症的盛行率仍居高不下。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