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醫院首創AI虛擬 體驗氣切決策衛教

醫院首創AI虛擬 體驗氣切決策衛教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醫院首創以延展虛擬實境(XR)技術,病患及家屬體驗氣切決策!北榮研發虛擬實境XR,透過居家氣切照護衛教,加上雲端同步視訊系統,可與醫院端指導人員互動,民眾在家中即可反覆體驗熟練照護的步驟細節,不需再奔波往返醫院。臺北榮總張德明院長表示,此創新為病人及家屬一大福音。

無法移除氣切管 居家照顧是重點

66歲周先生,罹患第四期口腔癌,經兩次化療後進行腫瘤切除手術,手術順利。為避免頭頸部術後、氣道腫脹、排痰困難、感染等考量,需短暫性氣切。

在出院返家前,周先生的兒子參與體驗XR氣切決策衛教。讓他在短暫遊戲中,學習到正確氣切知識,及如何居家照顧氣切病人,對於此教材簡單易懂、互動有趣高度肯定。

不錯過黃金決策點 高品質氣切照護 

臺北榮總教學部臨床技術訓練科楊盈盈主任表示,口腔癌或喉頭頸癌病患,常需暫時氣切,而近年臺灣呼吸照護慢性病房增加4倍,其中約有69%患者也需插管治療及後續氣切。

若醫療人員僅以影音或書面說明,缺乏實際臨場感,無法讓病人及家屬了解長期插管及氣切治療的差異。加上對氣切錯誤認知及道聽塗說,以致錯過氣切黃金決策最佳時機。

教學副院長高壽延及教學部主任楊令瑀表示,如何讓家屬能快速正確學習,並反覆熟練照護氣切細節,減少奔波往返醫院的辛苦,是高品質氣切照護努力的目標。

透過虛擬體驗 氣切照護非難事

首創延展虛擬實境(XR)氣切決策衛教教材,臺北榮總張德明院長對此表示,是融合「醫學教育」及「醫病共決」理念,結合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及混合實境(MR)軟硬體的技術。

經由虛擬體驗,家屬和病人更了解插管與氣切的分別,並體驗氣切傷口照護、抽痰、餵食、氣切管位置、放置發聲器及氣管滑脫時的緊急處置,做為醫病溝通及醫學教育訓練最佳工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60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66歲陳先生,平日喜好爬山運動打桌球。好動的他,原本以為退休後可以好好享受他的退休人生,但是幾年前被診斷為輸尿管結石,而在手術後幾個月,他的左後腰部仍有陣發性的疼痛感,發現左腎嚴重水腫,並且在腎臟和輸尿管的接口處出現狹窄。起初採取保守治療,於輸尿管處放置一條雙J導管...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新增3例新冠境外移入,分別自英國(第953例)、越南(第954例)、菲律賓(第955例)入境,1人檢疫期滿前採檢確診,2人完成檢疫自費採檢確診,國內新冠患者累計954例。 英國20多歲女性來台就學 曾在當地確診登機前2次檢驗陰性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部立桃園醫院群聚發生,一度讓許多人再度陷入台灣新冠防線崩潰恐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研判,事發44天共計21人確診,最主要原因在於對加州變異病毒擴散能力誤判,導致接觸者匡列速度不夠,指揮中心決定將加強醫院分艙分流,接觸者匡列也將更寬鬆,鼓勵使用手機APP紀錄接觸軌跡。...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表示,考量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嚴峻,為提升我國社區防疫安全,自3月1日起,匡列居家隔離民眾,也將採取「1人1戶」原則,但考慮未成年與照顧需求,可開放1名照顧者。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進一步指出,「1人1戶」是指於隔離期間,除經專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