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蔡昭雄談養生科技 對抗衰老及心腦血管疾病

  根據統計,心血管疾病已成為全球性頭號殺手,不僅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健康問題,因當今社會型態所養成國人飲食偏差、缺乏運動等生活作息,心腦血管疾病的年齡層也逐漸下降。為此,財團法人台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特別邀請臺灣中原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蔡昭雄教授主講「心腦血管養生科技」,藉由美國醫學上的養生研究與科技療法,提供台灣民眾身心自我管理的建議,以及探討如何從日常生活各方面養成良好、正面的習慣,以此抵禦心血管疾病對身體的危害。

  針對高血壓管理,除了傳統藥物治療,蔡昭雄率先分享美國心臟協會、心臟科學院及疾病管制局所建立的5項生活型態,分別為:(一)減輕體重10公斤(二)多吃青菜、少吃飽和脂肪(三)不超過1.5公克的低鈉飲食(四)每天運動30分鐘(五)戒酒;並從「體質與生命力」帶出飲食工作、睡眠運動、環境心境、補品清倉等4個重要角度,探討養生科技與體質機轉的關鍵。

製劑

  蔡昭雄秀出年齡與生命力關係消長圖,表示人體器官之所以堪用幾10年,是由於不斷複製、增長出新健康細胞的幹細胞中含有活性端粒酶,能保持端粒穩定、基因組完整來填補DNA複製的缺陷,並藉由血液移行以更換及修復受損組織,但隨著年紀增加,端粒酶經過長時間的消耗逐漸變短且失去活性,同時氧氣在轉換能量過程中會產生自由基(或稱為氧化劑),也會破壞正常運作的身體細胞構造,於是造成細胞老化,人也邁向衰老。

  透過「低能量靜脈雷射」可提升能量,活化整個身體的運作,可用於傷口的修復照護或三高患者的輔助治療。由光纖導入單一紅光632.8nm光波入靜脈,用定點的方法照射血液,使血液與細胞內的分子結構良質化,例如提升紅血球的變形能力與攜氧能力,改善血液循環及微循環;讓白血球粒線體產生更多能量來調控有核細胞的發炎物質與血管擴張素,進而調節免疫系統;降低血小板的凝集性,改變血液的濃稠度與血液流速,促進血液循環。

  關於飲食與運動,蔡昭雄建議選擇有機糙米或米糠作為主食,米糠的萃取物α-Tocotrienol結構式,具有抗氧化及抗不孕等效果,而米糠醇由Furulic Acid與10種以上的植物固醇酯化後所組成,同樣能抗衰老。若要維護血液通路,可以食用沙棘籽油或沙棘果油,這2種油所富含的油酸(Omega 9)有助於維持免疫能力及護膚;亞油酸(Omega 6)與亞麻酸(Omega 3)則能提供人體必需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除此之外,食用橄欖油、葡萄仔油,或多吃茄子、蕎麥等食物也對血液暢通有幫助。

  睡眠也是維護人體自律神經系統的重要環節,白天工作緊張時會牽動交感神經,讓血壓上升、心跳加速,造成血管收縮、消化變慢;而放鬆休息時副交感神經則能降低血壓,讓心跳變慢,促使消化吸收過程進行,讓人體充分休息復原。所以當長期睡眠不足,很容易引發許多病症,例如暈眩、耳鳴、頭痛、帶狀皰疹、三叉神經痛、過敏、耳鼻喉與呼吸、眼睛、胃腸、泌尿、血液循環疾病等。醫師提醒,平時睡眠及水分一定要充足,此外,飲食也盡量清淡,多食用季節性蔬菜,用餐吃到7分飽即可。

  環境與心境能改變人的生命狀態,當人體的頻率與外在環境同步時,身體自然健康。舉例,舒曼共振的頻率為7.83Hz,和人類大腦7.8Hz的α波、θ波相近,對生存和記憶功能有益,可透過祈禱、坐禪等方式「接收共鳴」,以達到心理休養與身體健康。此外,自1930年代也展開「頻率治療法」的醫療革命,其主張各種病毒都有它的共振頻率,可針對病毒使用相對應的頻率不斷振動,直到它們自我粉碎。如今經過半世紀,此治療方式的臨床試驗算相當成熟,也漸漸被醫學界所認同。

  最後談到補品與清倉,補品並非補藥酒,而是補充用品,包含1個人所需的營養與老年需用到的助聽器、假牙、腳架等;清倉則是指清理人們身體裡的廢棄物,例如運動後排泄未盡的乳酸,酒足飯飽後血中嘌呤過多形成的尿酸,油膩中的脂肪,因細胞肌肉的養分或氧氣供應不足所產生的淤血,以及甜食與碳水化合物攝取過多結合成自由基,腸內未排乾淨的宿便,長年累積的膽固醇等,若能藉由平日生活中養成的良好飲食、運動、生活養生習慣,加上保持內心平靜快樂,就能使體內達到平衡,降低疾病發生率,保有健康人生。

  下一場健康講座活動時間預訂於108年5月4日(六)舉行,如欲取得最新活動消息的民眾,請上網搜尋「北醫校友會教育基金會」或「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或撥打專線:(02)2391-5568洽詢。

相關推薦

印度Delta變種病毒首現屏東,針對該病毒的傳播力,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印度Delta變種病毒傳播力確實比較強,不過,針對個案的疫調感染源,還是需要透過很多相關疫調資料來研判,不會因為短時間接觸、擦身而過就認定。自秘魯返台祖孫,確定感染印度Delta變種病毒,隨後住在隔壁的3位親戚...

閱讀詳情 »

高雄市鳳山區今日傳出有一處社區大樓有COVID-19確診,市政府前往封樓。高雄市衛生局簡任技正潘炤穎今日下午證實,該棟確實有檢驗陽性個案,且流行病學上有些關聯性存在但尚未確定確診;為防群聚感染,已召回60多戶住戶共150多人進行PCR檢測,並送往防疫旅館。鳳山區某社區大樓傳出有確診者,高雄市政府今日...

閱讀詳情 »

國內COVID-19未停歇,全台防疫警戒延長至7月12日,夜市幾乎停擺,台北市部分夜市今天開始陸續恢復營業,僅提供外帶、不開放內用。新北樂華夜市則是7/1恢復營業,其他的夜市仍舊停業至7/12。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雖然新北疫情已控制到穩定的程度,不過仍然受到受到北農、環南市場的波及,稍有不慎,確診數...

閱讀詳情 »

台灣疫情稍微趨緩,疫苗施打持續進行當中,不少縣市也開始紛紛開放疫苗殘劑施打,盼減少疫苗浪費的問題。台大醫院今早10時也開放預約,名額為60人,候補期間則為6/29至7/3,開放後系統內目前顯示本週登記已額滿,若要預約的民眾需於每週五中午12時開放下週名額60名時前往登記。台大醫院今日公告,表示即日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