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重口味怪癖~這些竟然都是從肚臍挖出來的!累積30年的「肚臍屎」原來長這樣!太驚人了!!

重口味怪癖~這些竟然都是從肚臍挖出來的!累積30年的「肚臍屎」原來長這樣!太驚人了!!

圖片來源下同

世界真奇妙,見過顏控、戀足、戀腿、愛大胸的,今天認識了一個新群體,人家戀的部位真是讓人意想不到……戀!肚!臍!更出乎意料的是,居然還有人喜歡收集肚臍裡的……汙垢……關於這些令人跌破眼鏡的肚臍冷知識,小編只想說:好喜歡重口味啊!


沒有肚臍,不算是畸形

重口味怪癖~這些竟然都是從肚臍挖出來的!累積30年的「肚臍屎」原來長這樣!太驚人了!!

真的有人沒肚臍!天哪,那他在媽媽肚子裡是怎麽活下來的。據說,他們的肚臍其實是被被自己旺盛的體毛、汗毛覆蓋了……

 

肚臍是怎麽來的?科學解釋是…

重口味怪癖~這些竟然都是從肚臍挖出來的!累積30年的「肚臍屎」原來長這樣!太驚人了!!

他們說:肚臍是每個人人生的第一道傷疤,它原本是連接胎盤的臍帶,當婦產科醫生剪斷臍帶,最後留下的部分就會變成肚臍。

 

想肚臍穿環的,請三思

重口味怪癖~這些竟然都是從肚臍挖出來的!累積30年的「肚臍屎」原來長這樣!太驚人了!!

因為肚臍裡有褶皺,容易積攢灰塵和細菌,經歷過肚臍手術的人需要6至12個月才能徹底恢覆,而且是需要你無微不至的照料,保證它乾燥、乾凈。否則你的肚臍就會紅腫,嚴重的還會流出粘液。

肚臍戀一般都是戀自己的肚臍

重口味怪癖~這些竟然都是從肚臍挖出來的!累積30年的「肚臍屎」原來長這樣!太驚人了!!

有記載的關於對肚臍戀群體的研究,最早是在1975年,據說其中一名27歲的高中男老師,出於對肚臍的迷戀,自己用刀片、別針等工具"改造"自己的肚臍,以獲得快感……但是長期自行手術會破壞肚臍的神經組織,而他也甚至險些因失血過多喪命。

 

肚臍內真的很多細菌,但是有的細菌能吃

重口味怪癖~這些竟然都是從肚臍挖出來的!累積30年的「肚臍屎」原來長這樣!太驚人了!!

汗液混雜著脫落的皮屑,就寄宿在肚臍溫暖潮濕的環境裡。2012年有一份名為《肚臍中的雨林》的研究報告顯示,肚臍中能被辨識出的細菌共2368種,根據生活環境、習慣的不同,平均每個人會攜帶67種細菌……但只要有效地分離肚臍裡的細菌,你就能用這些汙垢制造出11種奶酪,據說已經有人這麽幹過了…

 

除了戀肚臍,還有人戀肚臍"屎"

重口味怪癖~這些竟然都是從肚臍挖出來的!累積30年的「肚臍屎」原來長這樣!太驚人了!!

有個叫Graham Barker的男人,從1984年就開始保存自己從肚臍裡摳出來的毛團,圖片中最左邊那瓶,是他累積30多年的成果,不知道有沒有比小編重口味的人想聞一聞?

來源

 

<健康小知識>

肚臍裡的泥要清理嗎
肚臍眼可以洗嗎?有不少人睡覺時喜歡用手去摳肚臍眼,你也曾有這個習慣嗎嗎?你洗澡的時候是不是有時會發現肚臍眼裏有泥,我們總想動手清除為快。而且有時這東西搗鼓起來還挺有意思的,但真的需要摳出來嗎?

人在出生的時候,肚臍的任務就已經完成了。胎兒用肚臍的前端和胎盤相連,從中吸收營養,人一出生這些東西就不再需要了。也就是說,"肚臍"(除向外凸出的)不過是"褶皺的小凹坑"。但在這個皮膚褶皺的小凹坑裏,卻容易積存膚垢。在這一小塊區域,含有汙垢的黑色東西就形成了。

清理肚臍眼裡的泥不能太過份

很多人小時候都聽到過"摳肚臍肚子會痛"的告誡吧?因為摳肚臍會容易弄傷皮膚,有可能引起發炎。一旦惡化還可能化膿,細菌又可能侵入腹腔內重要的血管。至於用指甲去刮它就更要絕對避免了。即使不去特地清除肚臍眼裡的泥,也沒有什麽壞處。

如何安全清除肚臍眼裡的泥

肚臍本來就是藏汙納垢的地方,裡面有點汙垢,可以保持正常肚臍溫度。否則,太乾凈,熱量散發快,腸胃功能都要受損。可以說肚臍眼裡的泥是"清潔類排放物"的代表。

但真的太多又很想把它清除的話,最好滴上橄欖油(嬰兒油或凡士林也可以喔!)潤濕它,過一會再用棉花棒輕輕擦拭。也可用熱水淋浴泡,輕輕搓,別太乾凈,否則要鬧肚子的。如果是寶寶有肚臍眼裡的泥的話,可用香油或嬰兒油塗抹在肚臍眼上,軟化肚臍上的黑色物質,然後用嬰兒香皂塗抹,再用清水洗凈,棉花擦乾水分,不要用力洗,不要摳,防止感染。兩三次可以洗得乾乾凈凈。

來源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公布國內新增57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42例本土個案及136例境外移入(107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442例本土病例,為230例男性、212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昏昏的、脹脹的、頭重腳輕?還是感覺天旋地轉、走路不穩、地震般晃動?甚至於是噁心嘔吐呢?頭暈是現代人常見的問題,國內神經科門診就常見各個年齡層的民眾找上門求助,醫師就提醒,一定得找到頭暈原因,才能有效治療。 頭暈最常見的是眩暈!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周...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台北報導 近年來,除了牙齒健康外,世人對於牙齒美觀意識也逐漸抬頭,看牙不再僅是治療,也需要兼具臉部整體美感。但當患者有美齒需求,往往擔心假牙美觀與心中的期待不符合。現今可透過數位全口掃描設備,取代傳統紀錄患者牙齒型態的印模方式,數位化設備更能為患者量身訂做完美的全瓷牙冠,讓醫...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現代人生活型態,上班時間盯電腦螢幕、空閒時又低頭滑手機,常常聽到不少人抱怨眼睛酸澀,看東西越來越模糊,想要解救眼睛過勞,中醫師涂育維建議,其實可以先按摩肩頸,因為中醫觀察認為,肩頸痠痛與眼睛酸澀常常會相互的影響。 台灣門診中,特別常見工作要長時間看近物的上班族,最易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