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重口味怪癖~這些竟然都是從肚臍挖出來的!累積30年的「肚臍屎」原來長這樣!太驚人了!!

重口味怪癖~這些竟然都是從肚臍挖出來的!累積30年的「肚臍屎」原來長這樣!太驚人了!!

圖片來源下同

世界真奇妙,見過顏控、戀足、戀腿、愛大胸的,今天認識了一個新群體,人家戀的部位真是讓人意想不到……戀!肚!臍!更出乎意料的是,居然還有人喜歡收集肚臍裡的……汙垢……關於這些令人跌破眼鏡的肚臍冷知識,小編只想說:好喜歡重口味啊!


沒有肚臍,不算是畸形

重口味怪癖~這些竟然都是從肚臍挖出來的!累積30年的「肚臍屎」原來長這樣!太驚人了!!

真的有人沒肚臍!天哪,那他在媽媽肚子裡是怎麽活下來的。據說,他們的肚臍其實是被被自己旺盛的體毛、汗毛覆蓋了……

 

肚臍是怎麽來的?科學解釋是…

重口味怪癖~這些竟然都是從肚臍挖出來的!累積30年的「肚臍屎」原來長這樣!太驚人了!!

他們說:肚臍是每個人人生的第一道傷疤,它原本是連接胎盤的臍帶,當婦產科醫生剪斷臍帶,最後留下的部分就會變成肚臍。

 

想肚臍穿環的,請三思

重口味怪癖~這些竟然都是從肚臍挖出來的!累積30年的「肚臍屎」原來長這樣!太驚人了!!

因為肚臍裡有褶皺,容易積攢灰塵和細菌,經歷過肚臍手術的人需要6至12個月才能徹底恢覆,而且是需要你無微不至的照料,保證它乾燥、乾凈。否則你的肚臍就會紅腫,嚴重的還會流出粘液。

肚臍戀一般都是戀自己的肚臍

重口味怪癖~這些竟然都是從肚臍挖出來的!累積30年的「肚臍屎」原來長這樣!太驚人了!!

有記載的關於對肚臍戀群體的研究,最早是在1975年,據說其中一名27歲的高中男老師,出於對肚臍的迷戀,自己用刀片、別針等工具"改造"自己的肚臍,以獲得快感……但是長期自行手術會破壞肚臍的神經組織,而他也甚至險些因失血過多喪命。

 

肚臍內真的很多細菌,但是有的細菌能吃

重口味怪癖~這些竟然都是從肚臍挖出來的!累積30年的「肚臍屎」原來長這樣!太驚人了!!

汗液混雜著脫落的皮屑,就寄宿在肚臍溫暖潮濕的環境裡。2012年有一份名為《肚臍中的雨林》的研究報告顯示,肚臍中能被辨識出的細菌共2368種,根據生活環境、習慣的不同,平均每個人會攜帶67種細菌……但只要有效地分離肚臍裡的細菌,你就能用這些汙垢制造出11種奶酪,據說已經有人這麽幹過了…

 

除了戀肚臍,還有人戀肚臍"屎"

重口味怪癖~這些竟然都是從肚臍挖出來的!累積30年的「肚臍屎」原來長這樣!太驚人了!!

有個叫Graham Barker的男人,從1984年就開始保存自己從肚臍裡摳出來的毛團,圖片中最左邊那瓶,是他累積30多年的成果,不知道有沒有比小編重口味的人想聞一聞?

來源

 

<健康小知識>

肚臍裡的泥要清理嗎
肚臍眼可以洗嗎?有不少人睡覺時喜歡用手去摳肚臍眼,你也曾有這個習慣嗎嗎?你洗澡的時候是不是有時會發現肚臍眼裏有泥,我們總想動手清除為快。而且有時這東西搗鼓起來還挺有意思的,但真的需要摳出來嗎?

人在出生的時候,肚臍的任務就已經完成了。胎兒用肚臍的前端和胎盤相連,從中吸收營養,人一出生這些東西就不再需要了。也就是說,"肚臍"(除向外凸出的)不過是"褶皺的小凹坑"。但在這個皮膚褶皺的小凹坑裏,卻容易積存膚垢。在這一小塊區域,含有汙垢的黑色東西就形成了。

清理肚臍眼裡的泥不能太過份

很多人小時候都聽到過"摳肚臍肚子會痛"的告誡吧?因為摳肚臍會容易弄傷皮膚,有可能引起發炎。一旦惡化還可能化膿,細菌又可能侵入腹腔內重要的血管。至於用指甲去刮它就更要絕對避免了。即使不去特地清除肚臍眼裡的泥,也沒有什麽壞處。

如何安全清除肚臍眼裡的泥

肚臍本來就是藏汙納垢的地方,裡面有點汙垢,可以保持正常肚臍溫度。否則,太乾凈,熱量散發快,腸胃功能都要受損。可以說肚臍眼裡的泥是"清潔類排放物"的代表。

但真的太多又很想把它清除的話,最好滴上橄欖油(嬰兒油或凡士林也可以喔!)潤濕它,過一會再用棉花棒輕輕擦拭。也可用熱水淋浴泡,輕輕搓,別太乾凈,否則要鬧肚子的。如果是寶寶有肚臍眼裡的泥的話,可用香油或嬰兒油塗抹在肚臍眼上,軟化肚臍上的黑色物質,然後用嬰兒香皂塗抹,再用清水洗凈,棉花擦乾水分,不要用力洗,不要摳,防止感染。兩三次可以洗得乾乾凈凈。

來源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怎麼「多兩顆」!一名48歲體型較胖的熟男,1個多月前洗澡時,低頭一摸竟發現鼠蹊部雙側莫多多了兩個凸起腫塊,因為位置私密,竟不好意思就醫,直到胯下強烈不適才不得不求醫,醫師一看,腫塊不但又紅又腫,表面還糜爛流出液體,伴隨著異味,趕緊手術切除,還好化驗為良性上皮性囊腫合併...

閱讀詳情 »

▲罕見庫欣氏症作怪,害婦人體重異常,臉變圓、後頸變厚,無力又高血壓。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飲食正常,體重卻失控飆漲,63歲的張女士就在短短半年內,體重快速增加,穿起衣服來腰部變緊、臉變圓,可是小腿肌肉量卻大幅減少,走沒幾步就腳痠需要休息,還出現高血壓、頭痛、失眠、疲倦無力等症狀,嚇到就醫...

閱讀詳情 »

爽爆新聞網記者鄒志中/台中報導 預防中風也可以超前部署!? 「腦中風」是造成全球人口「死亡」與「失能」的最主要原因,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人口有30%(約1千7百50萬人)是死於心臟血管疾病,其中有670萬人死於中風;據衛生福利部2019年國人死因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為國人十大死因第4位,死亡人數超...

閱讀詳情 »

記者 陳家珍/台北報導 台灣近幾年的運動人口隨著健康意識不斷增加,根據體育署公布,2020年參與運動人口的比率是82.8%,同時已連續7年國人維持穩定運動比例達33%,顯示民眾對於體態與肌肉維持的重視度,今日國內兩大醫學會(台灣醫用雷射光電學會與形體美容外科醫學會) 今日邀請腹肌ROCK形象大使徐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