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重返社會不迷惘 社區精神復健機構提供協助

重返社會不迷惘 社區精神復健機構提供協助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一名罹患憂鬱症的小林(化名),雖然經過治療,病情穩定,但因罹病的關係,不僅功能退化,加上時常忘記服藥,導致病情惡化,再度住院。所幸,經醫院轉介至社區復健中心,從復健活動中,他已慢慢重拾自信,也找到適合提醒自己服藥的小撇步,漸漸走出罹病的陰霾。

精神復健機構分兩類 日間型、住宿型助適應

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指出,許多精神病患在罹病後,因需長期規律服藥且面臨疾病所導致的功能退化,ㄧ時之間難以釋懷,以致在出院後返家後,都因無法適應而再度入院。

為提供這類型病患更好的照顧服務,臺南市政府衛生局特別在社區設置日間型及住宿型的精神復健機構。日間型需白天至社區復健中心參與活動、生活自我照顧、自我服藥、人際互動及工作技能訓練;住宿型除提供上述訓練外,夜間還可住於機構內,讓病患擁有另一個家。在復健期間,皆有照護人員關心病患的服藥情形、病情變化及協助安排回診,讓病患在出院後,不會因為罹病或身體的變化而無所適從。

社區照護解困擾 病患重返社會不受阻 

臺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從機構相關的訓練與關懷當中,不但能讓病患重新找回自我照顧及人際互動的能力,更能培養自我服藥及相關工作技能,進而重拾面對罹病後生活變化的能力及自信。此外,若病患或家屬在面對出院後,有回歸社區照護上的困擾與需求,除了可向醫院社工或衛生局詢問外,亦設置免費心理諮商服務據點,提供家屬協助患者重新適應生活的支援。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82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腦中風不僅會誘發肢體、認知功能障礙發生,患者的口語表達也常出現問題,造成失語症的發生!而醫界也普遍認為,一旦錯失中風後黃金治療時間,患者往往難重拾語言能力。不過,最近臺南市立安南醫院腦中風中心有了新的治療突破,在醫療團隊的努力下,收治的2位腦中風後失語病人中,1位已成功在中風1周後恢復語言能力,另外...

閱讀詳情 »

漂亮孕媽咪白家綺昨天(5日)頂著短髮新造型回民視娘家錄製《美鳳有約》節目分享孕媽咪的養生秘訣「娘家滴雞精」,結束後也到八點檔《大時代》探班,她說走在公司感覺很心安,而且從主持人陳美鳳到八點檔演員吳皓昇、陳妍安、張家瑋、李又汝等人道賀聲不斷,讓她直說好像還在過年,好開心。陳美鳳看到白家綺也獻上祝福擁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迎接新生兒是各家庭難以言喻的喜悅,不過,在生產過程中也伴有諸多危險。日前一名懷孕 36 週蔡小姐,因為下腹痛持續整夜且伴有吐血狀況,至童綜合醫院診斷為子宮破裂,手術後母女均安;婦產科醫師李悅源提醒準媽媽,在懷孕期間務必定期產檢,有任何不適症狀,都要尋求專業婦產科醫師診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乳癌常年居女性癌症之冠,且每年新增罹癌人數也居高不下。事實上,乳癌如果及早發現治療,5年存活率超過9成,然而許多女士誤認為觸診或超音波即可發現乳癌。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理事長張允中強調,其它檢驗都無法取代乳房X光攝影的重要性。乳癌成女性癌王 部分婦女忽略篩檢根據105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