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重鹹地雷餐!台灣醫院實測外食 「鹽質爆表」首推麻油雞麵線、牛肉麵

▲外食族當心美食下肚卻「鹽質爆表」。(照/三軍總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吃太鹹不好,但外食族往往難以一窺下肚的美食究竟有多重鹹?三軍總醫院今(25)日公布最新針對國人常見外食含鹽量的實地訪查,其中「鹽質爆表」的包括麻油雞麵線、咖哩烏龍麵、牛肉麵以及酸菜鴨肉麵,含鹽量占每日建議量9成以上;而緊追在後的「高鹽質」名單上則有大腸麵線、甜不辣和茄汁義大利麵。

三軍總醫院營養部這次實地店家訪查,以鹽度計測量輔以食材成分計算一份餐食所含的鹽量,並依含鹽量分4級數:鹽質爆表(占每日建議量90%以上)、高鹽質(占每日建議量60至90%)、中鹽質(占每日建議量30至60%)、低鹽質(占每日建議量0至30%)。

調查結果一一羅列,在「鹽質爆表」及「高鹽質」之外,「中鹽質」名單則有黑胡椒鐵板麵、鮮肉蒸餃、鹹豆漿、炸醬麵;「低鹽質」有菜包、玉米濃湯、原味蛋餅(加5g醬油膏)、蔥花麵包。

三軍總醫院營養部部主任戰臨茜表示,減鹽飲食已是多年來國民健康促進計畫的重點項目之一,尤其,近年來許多研究顯示,高血壓、中風、冠狀動脈心臟病等疾病都與鹽攝取過量有關,持續減鹽生活,才能降低高血壓性相關疾病的發生風險。

衛福部建議成人每日鈉攝取量不要超過2400毫克,相當於6公克的食鹽。而過去102年至105年國民營養變遷調查就顯示,除了6歲以下的嬰幼兒,國人男、女性7歲以上族群,鈉攝取就已高於2400毫克,男性約高出1.3至1.8倍,女性約高出1.2至1.3倍。

戰臨茜強調,日常生活減鹽有技巧,第一步就是醬料減半少喝湯,只要湯和醬料減半,就能減少平均28%鹽質;其次多用蔥、薑、蒜等天然香料取代醋、蕃茄醬、豆瓣及味噌等醬料;且把醃漬加工品都換掉,以常見火鍋料為例,因質地及保存考量,多會加入鹽調整,含鹽量和多數天然食材可以相差4到6倍以上。

照片來源: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除土城長照機構、北市文大宿舍接連爆出群聚確診,今天新北市淡水馬偕也傳出在舊大樓一般病房的2樓有4名病患確診,馬偕醫院已全面篩檢病人和陪病的家屬,接下來還會進行全醫院人員的普篩。根據院方回應,確診患者加上陪病家屬及護理人員現已累計13人染疫,該樓層已全面清消完畢。接觸確診者人員1採陰後也繼續追蹤2採結...

閱讀詳情 »

【記者 陳顗喆/台北 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日表示,為保障國人健康,使國民即早獲得群體免疫保護力,將推動COVID-19疫苗大規模接種作業,並陸續辦理整備作業,包含三大面向: 一、持續擴增COVID-19疫苗接種合約醫療院所,納入基層診所共同提供接種服務。 二、訂定「COVID-19...

閱讀詳情 »

養好菌的關鍵就在於,補充益菌所需的食物。(圖/業者提供) 新冠肺炎疫情感染人數日前再創新高,除了戴口罩、勤洗手、酒精消毒、保持社交距離等行為外,提升自我保護力也很重要。由於人體有七成的免疫細胞在腸道中,因此許多民眾會選擇額外補充益生菌,加強腸道健康。然而許多人反映吃了市面上販售的益生菌「吃了無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