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銀髮族髖關節病變疼痛問題多 置換人工髖關節停看聽

銀髮族髖關節病變疼痛問題多 置換人工髖關節停看聽

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年長者的髖關節病變所導致的疼痛、影響日常生活的情形日益增加。當藥物治療、改變生活作息及使用輔助裝置仍無法改善時,醫生根據病情常考慮用手術方法去除損壞的關節,並使用人工髖關節取代,大多數病患的疼痛因此可以減輕或解除,關節的功能及變形亦可得到改善,恢復日常生活品質。

髖關節是人體站立或行動時支撐人體重量的主要關節,由股骨頭和髖臼組成,並與軟骨、滑液膜及纖維囊組成;當發生嚴重髖關節炎、類風濕性髖關節炎、髖關節骨折、缺血性股骨頭壞死等,造成正常髖關節被嚴重破壞而不能行使正常功能及活動時,病患通常會感到非常疼痛。當保守治療方式無效時,可能就要考慮置換人工關節。

人工髖關節是模擬人體髖關節的形狀構造及功能,包含股骨柄、髖臼杯、股小球及墊片4組件。目前股骨柄及髖臼杯之材質以金屬為主,包括鈦合金﹑鈷鉻鉬合金等。墊片多由高分子量聚乙烯及陶瓷材料製成,股小球則多以金屬及陶瓷材料製成。因種類繁多,各種產品有其不同的優缺點及適用性,應請教醫師審慎評估。

目前人工髖關節是以第2、3等級醫療器材列管,須經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審查產品之安全性及效能後,才可取得上市許可證。食藥署提醒,務必要選擇經衛生福利部核准之合法產品;在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前務必與骨科醫師充分溝通,依照病患的年齡、活動度、體重、生活習慣等,選擇適合的人工髖關節,並遵守醫院提供之手術前、後注意事項。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1名70多歲阿嬤,有糖尿病史,長期透過口服降血糖藥,但卻仍未有效控制血糖,讓她擔心終身都得仰賴測血糖過活;鹿東基督教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余宜叡指出,監測血糖次數多寡,的確能馬上了解食物種類和分量對於血糖影響,更能有效控制血糖,只要懂得聰明測血糖的方法,就不需有壓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前年初約70歲的王女士陸續出現流鼻血情形,起初並不特別在意,但出血狀況愈來愈嚴重,因此至耳鼻喉科就診,當下隨即進行切片檢查,確診為鼻腔內的惡性黑色素瘤,也接受切除手術及放射線治療。在去年中旬追蹤時發現肺部及肝臟轉移,後續又接受了化學治療、介白素治療及免疫治療,目前穩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失智症患者一年比一年多!醫師表示,近十年失智症逐漸成為社會議題之一,造成健保及社會負擔,若懷疑家中長輩有失智傾向,認知功能越來越差,建議及早就醫診治。 藥物+非藥物 改善失智生活品質 萬芳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陳兆煒解釋,失智症治療主要可以分為藥物及非...

閱讀詳情 »

  (示意圖-非文中工廠員工-圖翻攝自baiducontent.)大家平時可能會在聊天的時候說起哪家單位的某人患上癌症了,隨著大家對健康體檢的重視,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不少單位的人在體檢中會被查出癌症。但是,有些單位的人卻與癌症無緣。據報導,山西省某老陳醋廠已有300多年歷史,無論是去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