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年輕開始顧大腦 遠離失智危險因子

年輕開始顧大腦 遠離失智危險因子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失智症患者一年比一年多!醫師表示,近十年失智症逐漸成為社會議題之一,造成健保及社會負擔,若懷疑家中長輩有失智傾向,認知功能越來越差,建議及早就醫診治。

藥物+非藥物 改善失智生活品質

萬芳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陳兆煒解釋,失智症治療主要可以分為藥物及非藥物兩種,藥物治療能延緩失智症惡化,非藥物治療則是最近較為流行的懷舊療法、音樂治療、運動介入、認知復健等,這些方式都能改善失智症患者的生活品質;研究顯示,失智症照顧成本視失智嚴重程度而定,因此一有症狀建議及早就醫。

遠離三高 遠離失智

腦部狀況與失智症息息相關,陳兆煒表示,若從年輕到老,身體都處於一個「三高」狀態,相對來說,大腦便會退化得比較快,所以要遠離失智症,在年輕時應遵守少鹽、少油的飲食型態,同時注意血糖控制。

適度運動用腦 預防失智

從年輕起養成運動習慣,也可預防失智症;陳兆煒醫師建議民眾每周至少運動三次,每次至少三十分鐘,適度運動可以減少腦部血管硬化機率,同時也減少脂肪在血管內的堆積,延緩腦部老化的風險,同時年輕時多用腦,當年紀大了腦部也較不會退化。

失智症有遺傳可能 盡早就醫確認

陳兆煒醫師指出,失智症一般好發年齡是65歲之後,但目前也有趨於早發趨勢,部分失智症有遺傳可能性,當父母有一方罹患失智症,同時也自覺記憶力大不如前,應前往就診,由醫師評估生理及心理檢測,確認是否因憂慮或焦慮而出現健忘情形,而非失智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15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為鼓勵切除乳房的乳癌病友積極接受乳房重建,及減輕自費使用HER2標靶藥物者的經濟負擔,勇源輔大乳癌基金會宣布,今年共提供400萬元急難救助補助,預估可補助95名癌友。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乳癌近年持續蟬聯國內婦女癌症發生率第一位,每年有逾萬名婦女罹患乳癌,將近2千名婦女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根據經建會統計,至2020年,全台灣50歲以上的熟年及65歲以上的銀髮人口,將超過912萬人,占總人口比率高達4成。工研院生醫所所長邵耀華指出,以國內目前平均退休年齡61歲估算,目前約有330萬退休人口,未來20年內,退休人口數將呈現2倍以上的增幅,達770萬。工研院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長時間配戴隱形眼鏡,眼睛不免乾燥、搔癢,許多人會點人工淚液滋潤。不過,眼科醫師提醒,最好避免戴著隱形眼鏡點人工淚液,尤其瓶裝的人工淚液都含有防腐劑成分,防腐劑會附著於隱形眼鏡上,長時間接觸眼球表面,恐造成角膜潰瘍。根據醫師診間觀察發現,許多民眾常會在配戴隱形眼鏡時,又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在心臟手術中,傳統冠動脈繞道手術已經被執行五十年,多項大型研究指出,這類手術在死亡率和復發率等,都優於目前的冠動脈氣球擴張及支架植入手術。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外科主任鄭伯智表示,目前以達文西內視鏡冠動脈繞道手術,擁有手術時間短、傷口小等優點,為患者帶來福音。鄭伯智主任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