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年輕開始顧大腦 遠離失智危險因子

年輕開始顧大腦 遠離失智危險因子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失智症患者一年比一年多!醫師表示,近十年失智症逐漸成為社會議題之一,造成健保及社會負擔,若懷疑家中長輩有失智傾向,認知功能越來越差,建議及早就醫診治。

藥物+非藥物 改善失智生活品質

萬芳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陳兆煒解釋,失智症治療主要可以分為藥物及非藥物兩種,藥物治療能延緩失智症惡化,非藥物治療則是最近較為流行的懷舊療法、音樂治療、運動介入、認知復健等,這些方式都能改善失智症患者的生活品質;研究顯示,失智症照顧成本視失智嚴重程度而定,因此一有症狀建議及早就醫。

遠離三高 遠離失智

腦部狀況與失智症息息相關,陳兆煒表示,若從年輕到老,身體都處於一個「三高」狀態,相對來說,大腦便會退化得比較快,所以要遠離失智症,在年輕時應遵守少鹽、少油的飲食型態,同時注意血糖控制。

適度運動用腦 預防失智

從年輕起養成運動習慣,也可預防失智症;陳兆煒醫師建議民眾每周至少運動三次,每次至少三十分鐘,適度運動可以減少腦部血管硬化機率,同時也減少脂肪在血管內的堆積,延緩腦部老化的風險,同時年輕時多用腦,當年紀大了腦部也較不會退化。

失智症有遺傳可能 盡早就醫確認

陳兆煒醫師指出,失智症一般好發年齡是65歲之後,但目前也有趨於早發趨勢,部分失智症有遺傳可能性,當父母有一方罹患失智症,同時也自覺記憶力大不如前,應前往就診,由醫師評估生理及心理檢測,確認是否因憂慮或焦慮而出現健忘情形,而非失智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15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每個人應該都曾有便秘過. 排便不順到日積月累久了... 真的會造成身體負擔的.. 由其在腸子裡的角落裡的最深處卡卡角.. 可怕的宿便...可是不容怱視的呢!...... 最近小花兒的客人推薦了好東西.. 知道花兒最近在雕塑身材需要好的代謝.... 好運"益酵寶~ 益生菌+酵素雙酵合一,一盒有15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冬季為禽流感好發季節,且近年來中國大陸持續有新型A型流感病例發生,台商與兩岸民眾往來中國大陸頻繁,增加跨國傳染風險。疾管署莊人祥副署長指出,雖然禽流感病毒禽傳人情形較為罕見,但仍存有風險。歲末年初,兩岸民眾因旅遊、探親往來將更頻繁,計劃至中國大陸的民眾及當地台商,務必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歷經重大意外 六成恐有創傷症候群在災難後,容易產生急性壓力障礙,當病患看到相關景物時,就會莫名感到害怕,夜間容易做惡夢,這情況若超過一個月,又稱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簡稱PTSD」;花蓮慈濟醫院精神醫學部門診醫師林喬祥指出,歷經重大意外的民眾,佔6成都可能有類似情況發生...

閱讀詳情 »

醫療水準進步日新月異,除了依靠醫療人員技術不斷突破,藥物的研發也是關鍵一環,尤其是能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甚至是提升存活率等,都極具意義。為了能研發出更多為患者帶來福祉的新藥,背後有賴強而有力的臨床驗証。有鑑於此,台灣百靈佳殷格翰與臺北醫學大學首度攜手合作,將百靈佳殷格翰獨特的創新研發能力結合北醫大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