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鋼鐵人真人版 全身80%為人工關節喜術後重生

鋼鐵人真人版 全身80 為人工關節喜術後重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全身關節近乎壞死 人工關節置換改變一生

現年40歲的張先生,喜好大自然的戶外運動,每個周末都會與三五好友結伴登山、露營,完全看不出來在十年前,曾歷經過一場換掉全身近百分之八十關節的重大手術。張先生笑著說:「十年的的那場手術,著實改變了我的人生!我從不知道原來我可以如此的親近、喜好大自然!」

收治該名案例的高雄市立小港醫院主治醫師劉秉政表示,在家人陪同下,前來初診的張先生因骨頭嚴重壞死,已經必須倚靠輪椅行動。經了解得知,張先生自小身體狀況欠佳,家人經常帶去廟裡祈求符水、藥酒,尚未發育完全的骨骼長期被酒精影響,血液循環變差,間接造成骨頭、關節壞死,檢查評估後,包括雙腳膝蓋、髖部、腳踝、肩膀,都必須置換人工關節。術後至今已十年,張先生持續回診追蹤,置換的人工關節也都保持良好狀態,無任何需再更換的跡象。

人工膝關節種類多 患者可按自身狀況選擇

劉秉政醫師說明,隨現代人生活方式改變及醫學進步,以人工膝關節之個案來說,呈現明顯年輕化的趨勢。早期台灣的患者,不到七八十歲不會輕易更換人工膝關節,至今約五六十歲之患者占大多數。一般來說,會優先考量患者整體狀況、是否可進行術後復健等,若評估通過,當膝關節的病變已影響到患者生活品質,即會建議更換。

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即是以特殊金屬取代大腿骨及小腿骨壞死區域,再將做為緩衝之塑膠墊片置入兩骨間,取代正常軟骨。早期人工關節之材質、設計都不夠完善,經常不出幾年時間就必須重複置換,對患者身心都造成極大影響。幸好,隨著醫學技術的進展,目前已有高彎曲人工關節,公認使用年限長達約15至20年,在人工膝關節中擔任重要角色之墊片,除了健保給付之基本款外,也有可減少約七成磨損的超耐磨墊片供選擇,患者可與醫師討論,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人工關節。

人工膝關節術後好照護 生活品質有效提升

劉秉政醫師最後補充,人工膝關節置換之後,患者需注意術後避免太過劇烈的運動、避免傷口感染,並維持定期回診的習慣,人工膝關節大多能保持良好,同時大幅提升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32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最近各界關心被各國驗出台灣輸出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自6月起,台灣有在國外被檢驗的陽性個案共有52名,這些個案在國內接觸者有1855人,其中有1297人採檢結果均為陰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針對國外不確定的境外輸出的陽性個案,都會當成本土個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今年的流感疫苗特別夯,大家都在搶著施打,但偏偏遇上大缺貨。現在有研究表示,與未接種流感疫苗的人相比,已接種流感疫苗的人若不幸罹患新冠肺炎,可以降低大約2.5倍的嚴重程度,研究發表在《美國家庭醫學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Board of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接連出現多起,今(2020)年下台灣民眾出國就學,發現身體不適未在當地就醫,回台確診的個案,包含英國與德國,以及今(5)日發布捷克個案(第570例),曾在10月上旬出現疑似症狀未就醫,11月初搭機回台時,雖流鼻水與有痰當下未主動通報,居家檢疫時才主動通報曾有異常,...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11月3日疾管署於例行記者會公布,1名70歲女性具有多項慢性病,10月19日施打流感疫苗,10月在25日在睡夢中離世,醫師判定死因是心肺衰竭,2名專家審閱資料研判與施打疫苗無關。今(5)日媒體報導死者家屬痛批,疾管署選擇性揭露訊息有卸責之嫌,死者死亡前有頭痛、身體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