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庚大學研發新冠肺炎中和抗體檢測套組 加速疫苗開發

長庚大學研發新冠肺炎中和抗體檢測套組 加速疫苗開發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新冠肺炎持續蔓延,篩檢工具也是研發重點之一,PCR檢測為確診工具,血清抗體則可以得知體內是否具有抗病毒的中和抗體,透過觀察不同類型抗體的濃度,以輔助疫調,了解疾病傳播鏈和時序。長庚大學經過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團隊的測試與努力,成功研發出「新冠病毒中和抗體效價檢測套組」,只要透過中和抗體與特定蛋白質的結合,經2、3個小時即可快速得知結果。

快速檢測中和抗體 幫助新冠肺炎疫苗開發

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16日與長庚大學校長包家駒共同發表最新的COVID-19中和抗體檢測技術。研究團隊指出,目前全球有165種COVID-19疫苗正處於試驗階段,其中6種已進入第三期臨床試驗,還需經過一系列的檢測與審批過程才能批准上市,因此快速檢測抗體效價的技術非常重要,可以加速疫苗開發。

長庚開發檢測套組 2-3小時即有結果

病毒感染人體後,免疫系統會產生抗體,施信如教授說明,好的抗體會跟病毒結合,抑制病毒感染,稱作中和抗體,是重要的觀察指標。台灣現行的中和抗體檢測方式,是以活性病毒感染細胞後與血清樣本觀察是否有中和抗體存在,但只能在P3實驗室才能執行,每次檢測需要5-7天,長庚大學自近百例血清檢體結合AI人工智慧分析,研發「新冠病毒中和抗體效價檢測套組」,在一般實驗室即可操作,檢測時間縮短為2-3小時,對於篩選有效疫苗進度上有明顯助益。

技術轉移生醫公司 可加入免疫護照測試

為提供給更多國內外學研單位使用,長庚大學與知名生醫公司進行技術移轉合作,希望透過國內的檢驗試劑生產廠商專業行銷,幫助各國開發疫苗與抗體藥物。此套組也用於已開放邊境之國家,未來亦可做為「免疫護照」的測試方法,提高檢測體內中和抗體的能量與速度,幫助世界經濟交流時人體健康的把關。

【延伸閱讀】

他B肝帶原40年爆肝炎 黃疸指數高出正常人十倍!

長期使用耳機 恐成「娛樂性聽損」高風險族群

線上學習成趨勢 學童近視不可不防

糖尿病共病多 腸泌素智慧控糖,兼顧保護器官助減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50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台北一名61歲的李先生,三年前開始有心跳快速、呼吸不順等症狀,甚至曾在開車途中時發作,險些昏迷,所幸未發生意外。一年多前再次感到不適而前往急診就醫,但接受心電圖檢查後卻顯示一切正常,遂轉介至馬偕醫院。經門診轉介,李先生接受遠距居家照護的「心電圖遠距照護服務」,當一有心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陳小弟一家三口,外表都很福態可愛,但考量健康與檢重,遂做了全方位健康基因檢測,竟意外發現陳小弟有父母所沒有的疾病風險:其中腦中風風險高於一般人的3.21倍,大腸癌風險更是比正常人高出2.41倍,經醫師詢問後才發現,原來陳媽媽的家族有相關病史,再加上父母雙方的隱性基因,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臺北市衛生局103年針對大學在校學生做的美容醫學問卷調查顯示,有18.8%的學生曾接受美容醫學,但有80%的學生認為,非醫護人員可提供醫療諮詢或療程建議,顯示對醫美的規範有待加強。隨著醫美普及,也衍生出眾多亂象,社團法人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楊志勛指出,許多民眾對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來自菲律賓的張奶奶,今年已經74歲,過去因為語言和文化隔閡,在未生育的狀況下,與丈夫相依為命,直到1年前丈夫病逝,剩下她一人獨自面對生活。為了關懷張奶奶,華山基金會持續到宅探訪,成功陪伴老人家走出傷痛,也讓過去曾是短跑健將的張奶奶,重拾信心並答應參加6月6日於泰山體育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