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時間看螢幕 小尺寸大問題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 2013/02/16

科技日新月異,不論是在家當宅宅,或是出外當低頭族,各種尺寸的螢幕充斥在生活中,一天盯螢幕12小時以上的也大有人在,別以為只有學齡期學童才會有近視加深的問題,一般成人盯著小螢幕過久,不僅眼睛乾燥疲累,頭痛、肩頸痠痛也通通跟著找上門!

開業醫眼科診所院長王孟祺醫師表示,用眼對視力與眼睛功能的影響因素,包括時間、姿勢、光線、距離4個要素,而尺寸大小是影響距離的主要因素。以一般電視而言,適當距離是螢幕對角線的6倍,觀賞時室內必須有背景光,因為如果螢幕光太亮而四周太暗,瞳孔持續放大容易疲累、刺眼,而適當的視線角度為往下約15-20度,切記不要抬頭看電視,因為向上看時眼白露出,更容易造成眼睛乾燥。此外,調整適於觀看的螢幕對比度及亮度,也能提高長時間看螢幕的舒適感。

至於近期流行的60吋電視螢幕及家庭式投影機,一般家裡的客廳無法達到6倍距離,因此觀賞時至少離3公尺,並可同時看到畫面兩側為宜。

現今人手一台的智慧型手機及iPad,因為畫面小,通常會近距離觀看,但焦距若長時間對在近物上,眼睛肌肉持續用力,更容易疲累,尤其許多人習慣在大眾運輸工具上使用,在晃動情形下對焦,更加重眼睛肌力負擔,若是學齡孩童容易近視加深;成年人則會眼睛疲勞痠澀,甚至引起頭痛、肩頸痠痛。

王孟祺醫師建議,觀賞電視30-40分鐘就必須站起來活動一下,並盡量看遠處。尤其隨著年紀增長,眼睛調整焦距的能力越差也越容易出現乾澀狀況,因此年長者最好20-30分鐘就休息一次,避免眼睛過度負擔。

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7835

長時間看螢幕 小尺寸大問題

相關推薦

撰文/李晏晨、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當眼角或嘴角的第一道皺紋出現時,這時候你會如何應對呢?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整形外科主任陳世翰說明,隨著年紀的增長,面部與皮膚皺紋的產生,是屬於正常的現象。 從淺層的角度來看,年齡增長後、膠原蛋白流失,使得肌膚彈性變差,促使皺紋的生成;而若是以解...

閱讀詳情 »

撰文/春霓、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咳咳咳,咳不停! 自古流傳食用水梨、橘子,或喝五汁飲,能治療咳嗽,到底是偏方,還是真有此功效?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謝明憲解釋,久咳不癒常常發展成「肺燥陰虛」,因此需要多吃一些富含水分的蔬果和漿果類果物,例如草莓、葡萄等,就是不錯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骨質疏鬆症是老化疾病,患者容易骨折而臥床,一年內死亡率高達20%,而台灣更是全球髖關節骨折率最高的國家。醫師強調,骨質疏鬆症應持續用藥治療,並配合生活習慣改善,包括攝取足夠的鈣質及維生素D、多負重運動,以及每天曬太陽15分鐘。 台灣居全球髖關節骨折率之首 根據健保署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周杰倫的老婆昆凌日前自曝罹患多囊性卵巢症,恐會影響懷下一胎的計畫;婦產科醫師指出,多囊性卵巢症會導致荷爾蒙失調,並且會出現很多症狀,包括月經不順、肥胖、多毛與長青春痘,若是想要懷孕生子,會以排卵藥來協助排卵,增加受孕機會。 多囊性卵巢症 會使排卵沒有效率 很多年輕女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