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抽脂減重 術前評估以免「抽」掉健康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 2013/02/17

寒冷的天氣加上接二連三的節慶,使人不嚐盡各種美食都難!外加冷天讓人只想窩在家裡冬眠,減低許多出外運動的機會。無法靠飲食控制及運動瘦身的民眾,近年來紛紛採取醫美的抽脂、溶脂途徑,但在手術前,尤其是選擇效果快但恢復期較長的侵入式抽脂手術,千萬要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是否適合,以免抽掉脂肪同時也抽掉健康!

傳統、水刀、微笑抽脂 疼痛度漸減

中華民國整形外科專科醫師黃裕智指出,傳統抽脂早在1960年代就開始流行,它是利用全身麻醉,開刀以刮除抽吸的方式,將多餘脂肪抽出體外。雖然效果立即且明顯,但過程中出血量大,且必須忍受高度疼痛感,術後恢復期長達1個月,皮膚表面可能出現鬆弛、凹凸不平的副作用。

另一種名為水刀抽脂的技術,是利用高壓水流的噴射力道來沖散脂肪組織,把脂肪沖下並抽出,可大量減少抽取部位的脂肪,抽出的脂肪顆粒能回填在其他身體部位,方式如同自體脂肪移植。此技術優點是疼痛感較輕微,因此只需針對抽脂部位局部麻醉,抽脂效果可立即顯現;而缺點則是必須忍受長時間水腫,恢復期與傳統抽脂一樣約1個月。

黃醫師提及,目前一種稱為「微笑抽脂」的改良型抽脂技術,可大幅降低疼痛感和出血狀況。傳統抽脂是往復式來回運動,而微笑抽脂以渦旋式將脂肪從附著部位剝離下來,使吸除更容易,減少對肌肉神經等非脂肪組織的損害,抽出的含血量少,相對抽出的脂肪量高。過程中患者感覺如同搔癢,降低術後腫脹及瘀青程度,恢復期也大幅縮短,取之為「微笑抽脂」,就是因為患者不再需忍受傳統抽脂的疼痛、出血,及長久恢復期。

身體狀況不佳者術前需評估

黃醫師提醒,如果有傷口不易癒合的體質者,如糖尿病、菸癮者,因為無法接受麻醉,建議不要進行抽脂手術,另外,患有高血壓、嚴重心臟病等身體狀況不佳者也盡量避免,或請醫師幫忙評估。曾遇身體狀況不佳的患者在手術後開刀傷口局部發炎、麻醉後頭暈不適,甚至心臟病發等症狀。

一般人在手術前盡量避免吃促進血液循環的藥物或保健食品,否則將使手術過程的出血量增加。而術後除了持續控制飲食,因為脂肪抽出後皮膚表層會較空,術後1周內需穿著塑身衣維持,1週後才能開始對身體進行和緩按摩,2周後可做較劇烈的按摩或運動,另建議菸癮、酒癮者減少菸酒量,才能使術後的腫脹情形加速消除。

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037

抽脂減重 術前評估以免「抽」掉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時序進入秋天,早晚溫差變化大,不少人因感冒咳嗽而至門診就醫,但症狀卻遲遲未獲得改善,進一步診斷,才知原來是因過敏性氣喘所致;此外,也有不少人從小就開始飽受過敏性氣喘所苦,不僅咳嗽咳不停,連帶影響到夜間睡眠品質,嚴重使生活品質大幅降低。由於目前過敏性氣喘的治療藥物只能控制...

閱讀詳情 »

備料、炒菜,Jolin蔡依林揪你一起為獨居老人寒冬送暖心。全台灣有23,000個無依老人,很可能除夕夜、農曆新年都要自己一個人過。華山基金會發起第16屆「愛老人 愛團圓」關懷行動,即日起至2018年2月28日,邀民眾一起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關懷全台弱勢老人,用愛填滿長輩們的年夜菜。網路關鍵字搜尋:「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台灣癌症基金會日前首度進行全台破萬人次的「子宮頸癌與 HPV 疫苗認知度調查」,發現約 7 成民眾知道子宮頸癌主要是由 HPV 病毒(人類乳突病毒)感染所致,但卻僅有 5 成 5 民眾知道 HPV 病毒可能導致其他疾病,顯示大眾對感染風險認知不足。對於疾病防範,衛生福利...

閱讀詳情 »

女人生產是大事,尤其產後對體力損耗非常大,必需坐月子好好補一補。這時,老一輩都會堅持坐月子要吃麻油酒雞,彌補虛弱的身體。可是現在年輕的產婦都不禁要問:「為什麼產後一定要吃麻油雞?沒有其他的進補方式替代嗎?怎麼聰明吃才健康?」來聽女中醫師怎麼說。 麻油雞主要成分為麻油、雞、薑及酒。中醫來說,黑芝麻性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