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期戴口罩造成壓傷 善用生活小物防壓

長期戴口罩造成壓傷 善用生活小物防壓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讓民眾出門在外不僅得戴上口罩防護,護目鏡也成防護配備之一,但長時間佩戴下,不小心可能就造成耳上疼痛及臉部條狀壓痕,甚至造成破皮現象,尤其又以醫護人員及皮膚較為脆弱的老人家居多。奇美醫學中心護理部傷口護理師莊玟玲指出,主要因耳上與臉部組織薄,且臉部突出的顴骨、額頭、鼻梁耳上與臉頰的壓傷比率上升,其實民眾可把握幾個撇步,幫助預防及舒緩臉部傷害。

從壓力和時間著手 改善臉部壓傷問題

因長期配戴呼吸道的防護器具導致的傷害稱為壓力性損傷,簡稱壓傷,主要因外部壓力阻礙皮膚組織的血液循環,時間久了就促使皮膚缺血缺氧而產生傷害,因此壓傷的公式又為壓力╳時間。莊玟玲護理師表示,要預防壓力性損傷就得從壓力和時間著手,透過移轉或降低耳部與臉部皮膚上的壓力,或降低肌膚受壓的時間,以舒緩臉部不適與壓傷。

利用橡皮筋加迴紋針 有助耳部防壓

莊玟玲護理師說明,目前市面上除了有許多防壓小物,民眾也可應用生活中隨手可得的物品來防壓,像運用有止滑效果的橡皮筋,加上迴紋針用於耳部防壓,經實測的結果顯示,無論從減壓面、舒適度、經濟面、防側漏都能達標;此外,也可利用紗布、人工皮、泡棉等敷料放置在受壓點,藉由壓力的分散與轉移,幫助減少肌膚長期受壓導致的不適與破皮。

善用生活用品DIY 解決防護用品壓傷困擾

根據美國國家壓瘡諮詢委員會(NPUAP)建議,敷料材質以泡棉的防壓與抗敏感的效果最佳,以一般敷料未髒汙潮濕的情況下,最長可使用七天,若出現不適或防壓敷料不使用時,就可取下。莊玟玲護理師強調,透過口罩、護目鏡的防壓知識與生活中隨手可得的用品自行DIY減壓工具,可望幫助民眾以及醫護人員解決防護用品造成的壓傷困擾。

【延伸閱讀】

現代男性遇蟲蟲危機 不孕症比率明顯增加

男性睪固酮太低 醫曝染COVID-19後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69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七種讓你越喝越美,越喝越瘦的果汁!! “瘦身”已成為今天的健美體態指針,你也嘗試過減肥但效果未見顯著嗎?介紹果汁斷食法給你,看你是否短期就見到成果!喝了一杯還會想喝第二杯,果汁留在齒頰間的香氣,會讓人覺得喝果汁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呢! 給你好氣色果汁──芒果柳丁蘋果汁 這道果汁...

閱讀詳情 »

從汶川,到蘆山,兩場地震,讓廖智的名字為我們所知。她曾是綿竹漢旺鎮的一位舞蹈老師,她曾經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和可愛的女兒。五年前的汶川地震讓她失去了婆婆和女兒,和曾經讓她在舞台上舞蹈的雙腳。面對失去親人、失去家園的痛苦,有的人選擇了逃避,但她卻選擇堅強。 五年後的蘆山地震當中,她戴著假肢走入深山,和隊...

閱讀詳情 »

人是吃出來的,健康是吃出來的,疾病也是吃出來的《關於隔夜菜》來自試驗室的真實測試報告:養生界一直有種說法,夏季隔夜菜,特別是隔夜蔬菜不能吃,說隔夜菜中有大量細菌,而且亞硝酸鹽含量很高。真是這樣的嗎?如果超標,到底有多嚴重?紅燒肉、紅燒魚呢,是不是也超標?近日,記者就此問題,專門赴浙江大學生物系統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