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 代謝症候群風險增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79歲高齡婦女,長年患有幻覺和被害妄想症,30歲開始服用抗精神病藥物,5年前改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治療;不料,日前,突然右手不明原因抖動、步態不穩,家人懷疑是腦中風,就醫檢查發現,竟是血糖血脂異常惹禍。

收治病患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醫師蔡孟釗指出,該患者經電腦斷層檢查未有出血,排除腦中風造成的手抖、步態不穩,進一步抽血檢查發現,患者的血糖血脂異常,才引起不自主運動,以降血糖藥物治療後,狀況已完全改善。

蔡孟釗指出,精神疾病患者為代謝症候群危險族群之一,可能原因包括患有思覺失調症及雙極情感疾患,通常都有不良生活習慣,如抽菸、酗酒及少運動等,加上長期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治療,也會增加發生代謝異常的風險,包括血糖血脂代謝異常及心血管疾病。

蔡孟釗進一步說明,如重度憂鬱症、焦慮症患者,以及其他精神官能症患者,因本身情緒障礙問題,包括恐慌、失眠、物質濫用等問題,容易影響其生活習慣,如減少外出,或藉由高熱量、高糖分的飲食宣洩情緒,以及身心壓力過大,而影響代謝等,都是促成代謝症候群的高危險因子。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59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你知道什麼最讓人老得快嗎?答案是「紫外線」!書田診所皮膚科主任醫師鄭惠文指出,老化的快慢會隨著生活型態的改變而影響,如光老化、抽煙、喝酒、荷爾蒙、藥物,其中光老化佔了8成,而紫外線就是光老化的元兇。鄭惠文醫師表示,長時間暴露在紫外線的傷害可以說是抗老化最大敵人,熬夜的生活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不慎吞進魚骨頭的案例時有所聞,但可別不當一回事!當尖銳物刺入食道,繼續進食不但無助於異物排出,反而刺激食道蠕動,增加食道穿孔與出血機會,嚴重還可能刺破大血管,造成大出血而死亡。醫師提醒,當異物嵌入食道就不應再進食,並立即就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消化內科主任高銘海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頭痛很常見,但若是有劇烈頭痛就要非常小心!一名五十歲婦人,平常就有輕微頭痛,吃止痛藥就可緩解,日前出現劇烈頭痛,連吃止痛藥和做推拿都沒效,這才趕緊去台中慈濟醫院掛急診,檢查結果證實是椎動脈剝離;醫師指出,椎動脈剝離極易導致腦中風,不得不慎。這名婦人經常有習慣性的經前頭痛情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工作忙碌,生活步調緊湊,許多人感嘆時間不夠用,像是空轉的「瞎忙族」、「陀螺族」,一項調查就發現,高達9成民眾在準備重要報告或考試時,感到時間不夠用;7成民眾覺得時間不夠的原因在於缺乏專注力。新店耕莘醫院精神科暨心理衛生中心主任楊聰財提醒,上班族若長期無法專注,開會時精神無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