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三總脊椎微創手術大突破 3D導航精準度更高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一名34歲的年輕女子因骨盆腔腫瘤,雖積極治療,但化療和放療不僅不見成效,兩個月後,腫瘤反而從原本的8公分長到11公分,在無計可施下,只得接受外科手術治療。然而,由於腫瘤位置鄰近骨盆腔的大血管旁,切除時一不小心隨時有可能會引發大出血,甚至休克死亡;因此,沒有骨科醫師願意開刀。所幸三軍總醫院引領國際醫學潮流,率先引進3D術中O型臂導航脊椎微創手術,不但成功為其切除腫瘤,且術後三個月,患者復原情形都十分良好。

三軍總醫院神經外科湯其暾醫師說明,「3D術中O型臂導航脊椎微創手術」是利用最新引進的3D立體影像系統〈簡稱Oarm系統〉,提供醫師3D立體影像判讀。由於人體骨頭構造複雜,在骨頭外層還有骨膜、唇瓣、韌帶、結締組織等,加上每個人的骨頭大小都不一樣,主刀醫師若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傷到骨頭附近的血管或神經,因此在進行骨盆腔腫瘤切除術時,精準的判斷切除位置就格外重要。

「Oarm系統可說是脊椎微創手術的最佳助手!」三軍總醫院骨科部脊椎外科趙國華主任進一步解釋,經由使用Oarm系統,可在手術前,先將患者放進類似電腦斷層掃描影像(CT)的儀器中,用完整360度自動環型掃描取像,並在啟動後13秒內完成拍攝,不僅可節省傳統脊椎手術的X光輻射劑量,其立體定位導航系統,還可處理醫學影像達到手術導航應用,且於術前可規劃模擬出立體重組影像與各切面影像(axial, sagittal, coronal),為主刀醫師計劃最佳的手術路徑,並在術中能即時更正路徑規劃與導航,避免傷害到周圍的神經血管等重要器官組織,大大提高病人手術安全、準確定位、減少病患風險及併發症的發生。

三總自去年七月引進3D立體影像系統(簡稱Oarm系統)後,便率先成立「3D術中O型臂導航脊椎微創手術團隊」,包含5位神經外科與2位骨科脊椎專家,在微創脊椎手術的領域上,不管是在國內或國際上,都有相當純熟的治療經驗與卓越名聲,也都有相當優秀的學術研究發表於國內及國際醫學研討會和醫學期刊上。

從去年九月開第一台3D術中O型臂導航脊椎微創手術迄今,三總已成功完成61台刀,並積極邀請亞太地區神經外科權威醫師,共同舉辦「2014神經脊椎影像及導航研討會」,希望能藉此提升國內醫師對新醫療技術的認識,增加3D術中O型臂導航脊椎微創手術的使用率。

三軍總醫院骨科部運動醫學科潘如瑜主任也表示,雖然目前Oarm系統主要仍以脊椎矯正或椎間盤突出等較複雜的脊椎相關手術為主,但團隊未來將致力於顱底、頭頸部和腫瘤切除術上,相信透過3D立體影像監測和導航系統,能為患者提供更精緻、安全且有效的治療選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62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有些孩童因為生病需要住院,不只承受治療的痛楚、恐懼,也無法正常學習。台灣三星電子與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合作,在兒童病房陽光室打造「智慧教室 in Hospital」,已開始正式啟用,病童透過數位互動、數位遊戲方式學習,不只可以獲得衛教知識,也可以多了解檢查程序,對檢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打造新北失智友善城!新北市衛生局宣布成立「失智症共同照護網」,將亞東、恩主公、淡水馬偕、新店耕莘、雙和、汐止國泰,以及台北慈濟共7家醫院納入失智症核心醫院,提供新北市失智症病患進行個案管理。 新北市失智人數達3萬 新北市衛生局長林奇宏指出,新北市65歲以上老年人口數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不少人有慢性下背痛困擾,有些人想注射類固醇針舒緩不適,法國一項研究發現,對於舒緩下背痛,類固醇針只有短期效果,若是慢性、長期下背痛,則幫助不大。 1針類固醇 效果持續約1個月 法國研究人員針對135名慢性下背痛患者進行研究,這些人都是因為椎間盤、下脊椎骨之間有發炎反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台灣新藥研發計畫成果豐碩!經過6年努力,生技醫藥國家型科技計畫舉行成果發表會,宣布6項新藥進入第一期臨床試驗,同時取得國內外專利共176件,該團隊總主持人楊泮池期望,透過生醫研發與產業成長,促進全民健康福祉。 6項新藥進入第一期臨床試驗,包括抗癌候選藥物MPT0E02...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