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期生活習慣不良 罹患心血管疾病機率高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現代人長期處於壓力的環境下,情緒緊張加上飲食不正常等不良的生活習慣,長期累積下來,恐使心血管疾病找上門;奇美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江季湘指出,冬季更是心血管病猝死的高峰期,要預防罹患心血管疾病,就應從平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做起。

根據衛生署統計顯示,心血管相關疾病已蟬聯五年十大死因第二及第三名;江季湘說,包括心臟病、高血壓、高血糖、中風等,都屬於心血管疾病,尤其生活在危機因素較多的人,罹患疾病的機率更高,像是飲食習慣、抽菸、工作壓力,甚至是有家族病史等,都屬於高危險族群,不得輕忽嚴重性。

心臟所需的養分、養氣等都是由冠狀動脈輸送,這時若冠狀動脈發生硬化等問題時,恐就會誘發症狀;江季湘說,不只是老年人,年輕人也有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機,因此平時應減少攝取過多油脂、鹽分等刺激性食物,並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等,才能降低罹病機率。

另外,也可多攝取像玉米、大蒜、洋蔥、燕麥等,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保健食物;江季湘呼籲,少吸菸喝酒,改變生活型態,就能有效預防心血管相關疾病找上門,若有相關症狀時,則應盡快尋求醫師診治,才能避免造成症狀加劇,危害健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66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民眾一旦發現自己記憶力在短時間大幅衰退,千萬不要掉以輕心,有時這可能是腦瘤警訊。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蔣永孝表示,腦瘤依據大腦位置不同,症狀也不太一樣。舉例來說,腦瘤若長在大腦掌管記憶區域,患者很可能在短短時間,連剛在做甚麼事都會忘記。 腦瘤惡化速度快 可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喝太多含糖飲料,不只會造成肥胖、糖尿病、心臟-代謝性疾病等多種問題,還可能導致多種癌症。過去研究顯示,含糖飲料可能增加胰臟癌、子宮內膜癌、大腸癌等風險,美國最新研究更發現,子宮頸癌存活患者往往喝較多含糖飲料,這可能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遠離癌症 應避免吃太多糖 研究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不少人看書、看電視時習慣托腮,以為是舒服放鬆的姿勢,卻不知道可能是造成肩頸痠痛的原因。治療師強調,托腮會將全身重量壓在單側手臂、身體歪向一邊,是非常錯誤的姿勢,容易導致手麻、肩頸痠痛,嚴重還可能造成脊椎側彎。 2大原因 身體容易痠痛 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理事長、國泰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黃軍瑋報導)吳小姐今年三十五歲,擁有雙子宮、子宮畸形,加上一邊輸卵管阻塞,受孕很困難,她一直想懷孕生子,卻總是失望。直到今年求診「卵媽媽」沈孟勳醫師,植入新鮮胚胎,才終於順利懷孕。事實上,在不孕症卵巢問題中,卵巢早衰、多囊性卵巢占大宗,兩種疾病治療策略不太一樣。就算接受治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