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期生活習慣不良 罹患心血管疾病機率高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現代人長期處於壓力的環境下,情緒緊張加上飲食不正常等不良的生活習慣,長期累積下來,恐使心血管疾病找上門;奇美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江季湘指出,冬季更是心血管病猝死的高峰期,要預防罹患心血管疾病,就應從平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做起。

根據衛生署統計顯示,心血管相關疾病已蟬聯五年十大死因第二及第三名;江季湘說,包括心臟病、高血壓、高血糖、中風等,都屬於心血管疾病,尤其生活在危機因素較多的人,罹患疾病的機率更高,像是飲食習慣、抽菸、工作壓力,甚至是有家族病史等,都屬於高危險族群,不得輕忽嚴重性。

心臟所需的養分、養氣等都是由冠狀動脈輸送,這時若冠狀動脈發生硬化等問題時,恐就會誘發症狀;江季湘說,不只是老年人,年輕人也有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機,因此平時應減少攝取過多油脂、鹽分等刺激性食物,並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等,才能降低罹病機率。

另外,也可多攝取像玉米、大蒜、洋蔥、燕麥等,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保健食物;江季湘呼籲,少吸菸喝酒,改變生活型態,就能有效預防心血管相關疾病找上門,若有相關症狀時,則應盡快尋求醫師診治,才能避免造成症狀加劇,危害健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662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今(18)日上1922搶預約莫德納疫苗當追加劑,打支疫苗好過年的同時,放眼國際:近日全球Omicron疫情嚴峻,不少國家提出「與病毒共存」的想法,但在台灣是否可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今(18)日鬆口,「與病毒共存」也是一個方向。同時因Omicron的發...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8)日晚間8點42分表示,檢出1例陽性個案(暫未編號,Ct值22.0),為北部本國籍10多歲女童。 ▲今晚再添1例女童檢出陽性,曾於1月9日與案17983及媽媽一起至西堤中壢中山店用餐,於1月16日匡列為接觸者而到集中檢疫所居隔。(圖/中央流...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在關心本土疫情同時也該關心境外移入與落地採檢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8)日宣布新增49名境外移入,包含17例落地採檢。目前指揮中心僅針對長程航班(美加、中東等國家)進行落地採檢,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正與機場針對旅客容納等細節做討論,近日將把落地採檢的航班擴...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8)日公布新增17例本土病例。這些本土病例的主要來源,大多是與明新科大有關。從桃園機場開始,Omicron的傳染鏈延伸向社區歌友會、聯邦銀行甚至連鎖餐廳、大學等,2週以來已破百例;而確診者的相關足跡遍布桃園,也曾到過新竹、花蓮。 ▲今日新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