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期臥床、高齡長輩排尿不適 泌尿道感染落實清潔很重要

長期臥床 高齡長輩排尿不適 泌尿道感染落實清潔很重要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外電報導】老年人的泌尿道感染不能輕忽。隨著老化,當膀胱肌肉變得越來越弱,殘留尿量容易增加導致尿路感染。雖然泌尿道感染不是什麼難言之隱,但是有些老年人無法正確表達而被忽略,需要照護者多加留意,或是長期放置尿管都可能會提高尿道炎、膀胱炎的機率,因此能否落實清潔,降低感染機率也十分重要。

泌尿道感染症狀 受微生物的侵犯

泌尿道感染分為上泌尿道感染(腎臟)與下泌尿道感染(膀胱及尿道),大部份的感染是來自尿道口的上行性感染,少部份有其它感染途徑。根據泌尿科醫學會,當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四個泌尿器官受到微生物的侵犯,無論是哪一個部位遭感染,都會引起排尿的不適。例如膀胱感染時會出現頻尿、小便時疼痛或灼熱、解尿疼痛、尿液混濁、尿液帶血、強烈異味等常見症狀;腎臟感染通常則會引起發燒、兩側腰部疼痛、下背部疼痛、噁心、嘔吐症狀,嚴重細菌擴散到血液危及生命。

老年人肌肉無力 也會引起泌尿感染

依據Parentgiving報導,除了女性因尿道較短易感染之外,老年人也是最容易發生泌尿道感染的族群,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起因於某些老化的疾病導致免疫系統受到抑制,因此對所有感染都非常敏感。特別是老年男性中,像是前列腺增大也可導致尿路阻塞,他們可能在年輕時忽略輕微的尿路問題的嚴重性,而中年以後逐漸顯露其併發症,隨年紀愈大,愈加惡化。《護理》雜誌提到,老年人因膀胱肌肉越來越無力,導致尿液滯留在膀胱中,當殘留尿量增加時容易孳生病菌,從而導致泌尿道感染的發生。

細菌侵犯腦部 可能導致認知困難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老年人免疫系統下降無法對感染及時做出反應,因此有30%至40%的嚴重泌尿道感染的老年患者沒有發燒的徵兆,如果當尿液中的細菌傳播到腦部可能導致認知混亂和其他認知困難。如果有精神障礙跡象的老年人,也應受到密切觀察,調查是否有尿路感染的可能。若是老年人的泌尿道感染是插尿管引起的,專家建議盡量減少使用或頻繁更換導管。

長期臥床的長輩 落實清潔過程很重要

不過,如果有長期臥床的長輩可能容易引發腎臟炎、膀胱炎、攝護腺炎以及睪丸炎等炎症,有時病人不能正確表達而被忽略,照護者需特別留意體溫或排尿相關症狀,依據泌尿科醫學會的《泌尿道感染保健手冊》,長期臥床也會增加感染風險,這是因為臥床很久的病患,往往無力自主排尿排便,局部衛生需要仰賴照顧者的照顧清洗,因此清潔過程是否落實,十分重要。

參考資料:

Understanding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in the Elderly

《泌尿道感染保健手冊》

【延伸閱讀】

防疫時代聞咳色變 男子氣喘復發錯認新冠肺炎

腦中風搶救 掌握黃金治療時間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58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膝蓋痛非得開刀? 逆轉膝關節退化的命運!? 只要保持這樣做 保你「膝利」不卡卡 只要活得夠久,幾乎都會被退化性膝關節炎困擾。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約有350萬人飽受膝關節疼痛之苦,退化性膝關節炎盛行率約15%。而且患者年齡逐漸下降至30、40歲。除了老化和磨損外,體重超標、長時間站立或負重、或是常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關節發炎腫脹、變形、疼痛,從行動不便發展至最後可能四肢開始無法完整運作,這些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的日常寫照。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簡稱RA)因為體內免疫系統異常,攻擊自體正常細胞,造成發炎、破壞組織,需終身治療,屬全民健保重大傷病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新北市健康小學堂邁入第6屆,今年預計超過200隊角逐優勝,這已成為新北市國小的年度大戲,當年參加第1屆賽事的同學,現在已經念高中了,因為從小有了健康知識的基礎,念書更是事半功倍,許多都是北一女、北大附中、松山高中等名校的學生。新北市健康小學堂 6月9日冠軍爭霸賽第6屆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我都是為了你好!」不論在家庭、親密伴侶、學校甚至是職場,經常會聽到這句,表面上是以為對方好為出發點,但實際上卻是為達到自己目的,而不顧對方的感受想完成自己的需求。當心,這些無以名狀的語句,就是情緒勒索!具有邊緣性人格 易成情緒勒索者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主治醫師林敬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