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期貧血找不出原因 他大腸長瘜肉

長期貧血找不出原因 他大腸長瘜肉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12歲的張小弟,5年前開始有貧血的情況,不但容易頭暈、疲倦,皮膚、手掌及眼瞼的顏色也較蒼白,多次抽血檢查找不出原因,日前他排便曾出現鮮血,家長以為是痔瘡,帶至醫院檢查發現,大腸內有一個直徑3公分的瘜肉,經內視鏡手術切除後已康復,貧血的症狀也改善了。

收治病例的台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陳建華指出,該男童曾因感冒,就醫抽血檢查發現,其血紅素僅9g/dl,之後貧血情況愈來愈嚴重,血紅素降到6g/dl,不到正常人一半,經大腸鏡檢查發現,其升結腸長了一個缺陷瘤,切除瘜肉後,血紅素逐漸升高到11g/dl以上,也不再出現頭暈、血便的情況。

陳建華表示,青少年罹患大腸瘜肉較為少見,臨床上統計約為1%,其中8成以上是缺陷瘤、1成是腺瘤,大腸瘜肉患者在排便時容易摩擦瘜肉,少量出血包覆在糞便裡不易被察覺,長期出血就容易導致貧血,出現頭暈、易喘、嗜睡等症狀;若家長發現孩子有長期貧血或排便異常的情況,應盡速就醫檢查。

陳建華強調,大部分瘜肉切除後不會再復發,但瘜肉大於2公分,就有癌病變的可能;若瘜肉不只1顆,甚至超過10顆,就必須定期追蹤。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58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準備出國旅遊嗎?目前世紀黑死病伊波拉正在流行,要出國前最好能停看聽,先到醫院的旅遊醫學門診諮詢,做好防範措施,避免傳染病上身,才能確保旅遊平安。旅遊總是讓人很愉快,但若是不幸染上疾病,那可就得不償失!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李芷婷表示,旅遊潛在著不少的風險,除了地區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樟芝是屬於台灣特有的一種真菌,因為只寄生於牛樟樹上,又被稱為牛樟芝或牛樟菇,且有台灣國寶的稱謂。由於樟芝含有多種三萜類、多醣體等營養成分,因而台灣原住民祖傳養生秘方中,就有樟芝。傳統中醫對於牛樟芝的應用也非常廣泛;近年來,生技業蓬勃發展,即有推出樟芝保健產品,並添加丹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糖尿病患者血糖高高低低,染上致命肺炎的機率大增。醫師指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會導致體內白血球、補體及其他防禦機轉作用下降,容易使病菌侵犯,尤其感染肺炎初期症狀不明顯,一旦病情嚴重很可能致命。雙和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謝安慈表示,糖尿病患者不能充分利用身體中的糖分,而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中秋節過後,即將進入秋天,雖然天氣仍然炎熱未轉涼,但季節交替時刻,肌膚敏感的民眾容易出現皮膚問題。醫師指出,異味性皮膚炎、乾燥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以及罹患乾癬的患者,平時皮膚會有乾燥、搔癢等症狀,季節交替更導致症狀加重甚至脫皮,最好加強保濕,不要過度清潔。 書田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