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期貧血找不出原因 他大腸長瘜肉

長期貧血找不出原因 他大腸長瘜肉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12歲的張小弟,5年前開始有貧血的情況,不但容易頭暈、疲倦,皮膚、手掌及眼瞼的顏色也較蒼白,多次抽血檢查找不出原因,日前他排便曾出現鮮血,家長以為是痔瘡,帶至醫院檢查發現,大腸內有一個直徑3公分的瘜肉,經內視鏡手術切除後已康復,貧血的症狀也改善了。

收治病例的台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陳建華指出,該男童曾因感冒,就醫抽血檢查發現,其血紅素僅9g/dl,之後貧血情況愈來愈嚴重,血紅素降到6g/dl,不到正常人一半,經大腸鏡檢查發現,其升結腸長了一個缺陷瘤,切除瘜肉後,血紅素逐漸升高到11g/dl以上,也不再出現頭暈、血便的情況。

陳建華表示,青少年罹患大腸瘜肉較為少見,臨床上統計約為1%,其中8成以上是缺陷瘤、1成是腺瘤,大腸瘜肉患者在排便時容易摩擦瘜肉,少量出血包覆在糞便裡不易被察覺,長期出血就容易導致貧血,出現頭暈、易喘、嗜睡等症狀;若家長發現孩子有長期貧血或排便異常的情況,應盡速就醫檢查。

陳建華強調,大部分瘜肉切除後不會再復發,但瘜肉大於2公分,就有癌病變的可能;若瘜肉不只1顆,甚至超過10顆,就必須定期追蹤。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58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根據統計,胎兒約有1%的機率有各種輕微或重度的先天性異常,若有重大異常可以選擇終止妊娠,不過有許多介於模糊地帶的疾病或胎兒異常的情況,便會讓父母產生道德上的煎熬,到底該不該生下來?胎兒治療便能稍稍舒緩父母的壓力,台北長庚醫院產科主任蕭勝文談到,「有些疾病,希望能在胎兒時...

閱讀詳情 »

改善癌症的食材一覽表 本篇從人體各臟器在解剖學上的位置、特有功能等觀點,選出有助於改善各器官癌症的食品。以下列舉的是攝取後,半數個案以上皆改善症狀的食材,但大部分改善症狀的患者,皆很注重日常飲食,改吃糙米蔬食時,同時也限制鹽分、動物性脂肪與蛋白質之攝取量。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n...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弱勢青年缺牙 影響健康與生活勵馨基金會台北分事務所與台灣諾保科合作「從齒開始-弱勢青年口腔保衛計劃」,怡豪牙醫及優瑞牙醫等熱心診所加入行列,為弱勢青年執行牙口重建。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副執行長王淑芬表示,許多來自弱勢家庭的青年因為缺乏牙口保健認知導致蛀牙、缺牙,特別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