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褥瘡不處理 2週內組織恐壞死

長褥瘡不處理 2週內組織恐壞死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你家有行動不便、須長期臥床或久坐輪椅的人嗎?醫師提醒,失能者在夏季時若長褥瘡,往往較嚴重,若不在褥瘡生成初期就積極處理治療,「不用兩個禮拜就可能會造成皮膚組織壞死。」

振興醫院整形外科陳綱華醫師表示,褥瘡是長期肢體活動不良的患者、長期臥床、意識不清楚、有糖尿病或皮膚脆弱、體力衰弱或營養不良的病患常見的問題。一般來說,在形成褥瘡傷口以前,往往會出現一些異常徵兆,例如某些經長久壓部位的皮膚發紅,而且超過30分鐘以上都不會消退,就是最早期的警訊。

此時,民眾只要改善施壓處的循環問題,皮膚發紅處便可逐漸消退、仍是屬於可逆的反應;但民眾若沒警覺、仍持續受壓,那麼發紅部位不僅不會消退,還有可能會進一步發紫、出現水泡或皮膚潰爛,增加感染蜂窩性組織炎的機率,嚴重者甚至會導致休克、死亡。

至於哪些部位容易生褥瘡?陳綱華醫師說,平躺床上時,肩胛骨、手肘、薦椎骨、腳後跟等處壓力較大,容易形成褥瘡;側臥時,耳朵、肩膀、臀部骨頭、膝蓋外側、腳踝外側等處應格外注意;久坐輪椅者,則得注意肩胛骨、尾椎骨、膝蓋背面、腳底以及坐骨等部位。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5996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6)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國內新增10例新冠肺炎確定病例,分別為8例本土及2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全台累計15,862例確診,當中821例死亡病例,指揮中心再呼籲,個人防疫措施應繼續維持。 陳時中表示,今日新增8例本土病例,分別是3例男性、5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一年一度的中元節快到來了,每年用心準備普渡供品,為的就是祈求風調雨順、全家平安,另外,也希望能撫慰到好兄弟們。但拜拜禁忌多,究竟哪些零食適合當祭品?哪些水果又不能拜呢?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分析網友在「中元普渡」前後相關...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你曾因為枕邊人打呼,吵得讓你睡不著的經驗嗎?其實更應該擔心他是否罹患了睡眠呼吸中止症,最近有研究發現,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的猝死機率增加1倍,研究刊登在《英國醫學期刊》(BMJ Open Respiratory Research)。 美國睡眠醫學會(AASM)前任主席K...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6)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國產聯亞新冠疫苗,因2項療效數據未達標準,經專家會議審查討論後,未通過緊急授權(EUA),已生產提供檢驗與預採購疫苗恐怕全數作廢,指揮官陳時中強調,台灣總採購疫苗數量足夠。 衛福部食藥署署長吳秀梅表示,8月15日召開22人專家審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