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晚婚晚孕,甚至不生小孩,讓台灣少子化問題愈發嚴重,人口深陷老化危機,老年人越來越多,相關行動輔具安全性愈顯重要,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和消基會公布「非木質手杖」檢驗報告,抽驗10件,品質均符合標準,但其中有3件「中文標示」不符合規定。
國發會預估,到了2026年,我國每5名國人中,就有1人年齡超過65歲,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2065年情況更為嚴重,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重達41.2%,如何避免及預防長者摔跤,已成為健康議題。
為了維護民眾行動安全,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消基會在台北市各輔具量販店及網路通路等隨機購買10件非木質手杖,其中也包括宣稱具有手杖功能的雨傘手杖。
檢測結果顯示,「品質項目」全數符合,項目包括尺度構造、杖端膠頭 (摩擦力試驗)、靜態負載試驗、握把與杖身接合處強度試驗、伸縮套管組、調整裝置等。此外,「商品檢驗標識」也全數符合,但在「中文標示」部分,則有3件不符合規定,未標示製造年份,以及生產、製造商名稱、電話、地址及商品原產地。
另為未標示手杖高度調整後的最大及最小之長度,以及未標示「使用前請詳閱使用者說明書」等字樣。違反標示規定的產品必須限期改善,如過屆期未改正,將處新台幣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並依規定廢止商品驗證登錄。
消基會提醒民眾,購買醫療器材手杖時,應注意「醫療器材查驗登記許可證字號」,至於一般具有手杖功能的雨傘手杖,則應貼附「商品檢驗標識」,並檢視手杖上的中文標示是否完整。
另外,需依使用者身高挑選合適長度的手杖。手杖杖端大都為膠頭材質,為消耗品,如磨損或顯著脫落等情形時,必須立即更換新品。使用時,應避免行走於濕滑,或有溝槽或凹地等路面。
除了安全標示外,也需注意手杖的使用方式,手杖僅用來輔助行走,使用時勿將身體大部分或全部之重量施加於手杖之上,若必要時建議選擇「助行器」;如扶手位置若過硬時,可以用防滑膠布包裹,增加舒適度;若手杖為金屬支架,注意勿沾水,以防鏽蝕使支架破損;配件如鬆脫,也應即時更換,讓使用上更加安全。
更多NOW健康報導
張上淳駁新冠病毒變異提高致死率 終身帶原機會不高
連假別往人多地方去 「1968」APP提供熱門景點警示
就❤NOW健康
你的健康生活良伴,快加入NOW健康FB粉絲團!
NOW健康YouTube頻道,更多影音點此進入!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就要:NOW健康
★編輯嚴選:想知道國內新冠確診個案全紀錄? 國網中心報你知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