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罹患食道癌症狀難分辨 中年男子打嗝不停竟已第3期

罹患食道癌症狀難分辨 中年男子打嗝不停竟已第3期

【NOW健康 陳盈臻/台中報導】1名59歲劉姓男患者,因為打嗝狀況持續近2個月左右,感到困擾而至鄰近診所就醫,診所醫師研判疑似為食道癌,而轉到童綜合醫院進行詳細檢查。經正子電腦斷層掃描與內視鏡檢查後,在患者的下食道靠近胃部位置發現1顆4公分大小的腫瘤(直徑約1.8公分),並擴散至腹部淋巴腺,切片檢查後確認為食道癌第3期,但因腫瘤體積大並擴散到淋巴,術前先安排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


由童綜合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葉啟源以標靶真光刀設備進行放射治療,1個月內共進行25次(每次10分鐘),透過療程將腫瘤縮小後,再由胸腔外科主任童詠偉以手術清除原發腫瘤及26顆淋巴結,在術中也赫然發現腫瘤已縮小至第0期狀態,放射療程成效良好。


葉啟源主任表示,罹患食道癌通常與抽菸、喝酒、嚼檳榔、生活作息異常、常喝熱湯或茶水、少吃蔬果類或口腔衛生不佳等習慣有關,如個案就有長期抽菸與喝酒習慣。治療上多用以外科切除手術為主,若有局部淋巴結轉移,就需增加術前放射與化學治療;個案除了有淋巴結轉移外,腫瘤大且位於下食道,使用放射治療方式可以先消除或縮減腫瘤體積,使手術預後效果更好,並降低後續擴散之機率。


葉啟源指出,食道癌初期無明顯症狀,病人可能只會感覺喉嚨卡卡像痰清不乾淨或長期咳嗽,很容易被認為是其他疾病而忽視,幾乎都會延誤就醫,到醫院治療時通常都已經到了淋巴結轉移的第3或第4期,因腫瘤位置或大小造成手術預後效果差,所以都會在術前先進行放射或化學治療,幫助提高手術預後成效。


童綜合醫院目前使用標靶真光刀設備,可以讓患者在最高劑量治療下,每次只花5至20分鐘內就完成治療,速度比傳統放射治療系統快2.4至4倍,減少病人及腫瘤在治療過程中移動的機會。另外,真光刀的治療誤差非常小,因此可避免傷害腫瘤周圍健康的細胞組織,完整保留組織功能。


更多NOW健康報導
張上淳駁新冠病毒變異提高致死率 終身帶原機會不高
連假別往人多地方去 「1968」APP提供熱門景點警示

就❤NOW健康
你的健康生活良伴,快加入NOW健康FB粉絲團!
NOW健康YouTube頻道,更多影音點此進入!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就要:NOW健康

★編輯嚴選:想知道國內新冠確診個案全紀錄? 國網中心報你知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今年滿80歲邁入耄耋之年的王阿嬤(化名),因本身有慢性C型肝炎,故一直有定期前往醫院抽血、檢查追蹤的習慣。在六年前的檢查中,赫然發現肝臟長了一顆2公分腫瘤,後兩年間因復發也陸續接受兩次電燒治療。去年初回診,因胎兒蛋白高達42255透過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腹部有淋巴結異常腫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針對近期有民眾於媒體表示,「登革熱患者最低只要口服三毫升的巴拉刈,數小時內便可將病媒蚊叮咬的機率下降至趨近於零,且患者因登革熱死亡的機率也會大幅下降。」疾病管制署嚴正駁斥,巴拉刈為劇毒農藥,請民眾勿信可預防或治療登革熱。針對該民眾錯誤言論,疾管署除強烈予以譴責外,將研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肺癌出現肝轉移,還有得救嗎?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顯示,肺癌連續9年居國人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每年奪走9千多條人命,而在各種肺癌類型中,肝轉移往往是臨床醫師最感到棘手的一種,一確診通常活不過3個月。然而,北部一名婦人卻在免疫組合療法的幫助下,突破治療困境,重拾希望和生機!...

閱讀詳情 »

每當進食過後,牙齒表面就會開始產生牙菌斑,12小時之後這些牙菌斑就會開始鈣化成牙結石,牙菌斑變成牙結石後,僅光靠刷牙不容易清得掉;所以要養成吃完東西刷牙的習慣,否則日積月累下來就容易造成「牙周病」,引起牙齦炎、牙周炎,牙菌斑長久了就變成牙結石,若堆積到一定厚度時,光靠刷牙和牙線將難以清除,此時就需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