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輩高血壓應規律回診 避免嚴重併發症「作伙來」

長輩高血壓應規律回診 避免嚴重併發症「作伙來」

「阿伯,三、四個月沒見,您血壓怎麼那麼高?會不會頭暈?」在台灣高血壓學會秘書長洪啟盛醫師的門診中,一位年約八十歲的高血壓年長病患因疫情關係已三、四個月沒回診,近來這位病患才開始回醫院看醫師,當洪啟盛醫師看到他的血壓比之前高出許多,不禁擔心他的健康狀況是否持續惡化。

最近,洪啟盛醫師發現,在疫情嚴峻的時刻,不少年長病患因情緒焦慮、運動量大減而血壓高升,由於沒有回診,缺少醫師的督促,病患也不再勤勞地量血壓,這導致病患血壓飆升卻毫無警覺,高血壓也就逐漸蠶食病患健康。

年長病患共病多,血壓失控超危險

「高血壓是許多疾病的危險因子!」洪啟盛醫師說,年長者常有多重慢性疾病,若血壓失控而沒有及時察覺,可能就會引發中風、心肌梗塞或主動脈剝離等急性併發症,或產生胸悶、頭痛、特別喘等高血壓急重症警訊,這時情況就會非常危急。

當高血壓病患回診時,醫師會希望看到病患的居家血壓紀錄,這樣才知道是否需要適時增加或減少藥物劑量,以免藥物劑量太低,控制血壓效果不彰,而藥物劑量太高,又可能造成低血壓頭暈、跌倒等副作用。

此外,醫師也會在年長病患回診時安排抽血、心電圖檢查與蛋白尿檢測等一系列檢查,這樣才能知道病患有沒有腎功能異常、電解質失衡,或是否有高血壓所引發的心臟肥大等心血管共病症。

年長病患的血壓標準,可能需要再降低

在今年九月,台灣高血壓學會名譽理事長王宗道和亞洲地區醫院合作進行一項大型隨機分派研究,研究成果已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結果發現,較年長的高血壓病患若能將血壓收縮壓控制在110至130毫米汞柱之間,各項高血壓併發症風險會明顯下降。

洪啟盛醫師指出,過去對於80歲以上的高齡病患,多半認為血壓收縮壓控制在140、150毫米汞柱即可,從這項結果來看,「較年長的高血壓病患似乎要考慮在身體可容許的範圍盡量將血壓降低一點」。這代表年長者的血壓控制更有挑戰性,因此除了規律用藥、定期進行居家血壓檢測,規律回診、傾聽專業醫師建議也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血壓管控持之以恆,才能減少急重症傷害

每當面對年長高血壓病患、病患家人與照顧者,洪啟盛醫師常提醒居家正確測量血壓的重要性。對於病患常出現的「服用降血壓藥可能成癮」,或「服用降血壓藥可能造成洗腎」等錯誤迷思,他也會一再澄清,他說,降血壓藥可幫助控制血壓,並不會成癮,且好好控制血壓,反可以減少腎臟受損機率。希望病患持之以恆地進行血壓管控,以減少高血壓急重症、併發症傷害。

【延伸閱讀】

低侵襲性的微創治療主流 放射線介入性治療技術多樣

Delta變種病毒威脅大 醫:疫苗有效性減弱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47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秋天到了,天氣漸漸轉涼,我們該如何保養身體,又該保養哪些地方呢?     秋季涼燥,五行上屬金,中醫上屬肺部、呼吸道等,是保養呼吸系統的時節。  當令食物,如梨子、銀耳、芝麻、蜂蜜等可滋養肺部,生冷食物與瓜果類則應少吃。 適當得使用辛香料,如蔥、辣椒、薑、蒜等,可溫陽...

閱讀詳情 »

當流感造成了四千萬人死亡時,有一位醫生到各地農場去探視,看是否可以幫助人們戰勝流感。很多農民和他們家庭感染了流感,很多人因此而死亡。這位醫生來到一家農民家。出乎預料,這家庭的每一個人都非常健康。 放一顆沒有剝皮的洋蔥在房間裡! 醫生詢問這家的做法與其它人家有何不同,這家的妻子說她在家裡的每一個房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