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新冠肺炎反陷視力危機 學童近視防控要注意

防新冠肺炎反陷視力危機 學童近視防控要注意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今年五月時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升溫,持續兩個月的三級警戒期間,推行居家上班、停課不停學等防疫措施,會議、課程多仰賴視訊進行,反導致用眼過度引發的視力危機。知名連鎖眼科院長黃宇軒指出,近來學童眼科求診需求大增,跟疫情期間長時間使用3C產品、戶外活動減少、未及時回診延誤病情有關。

學童近視需控制 高度近視併發症多

台灣近視有三高,「低齡發生率高、近視盛行率高、高度近視比率高」,研究顯示,7-8歲就近視的患者,約有54%發展成高度近視。黃宇軒醫師表示,高度近視可能引發多種併發症,包含青光眼、白內障、黃斑部病變、視網膜剝離等。建議家長應重視學童近視問題,定期做視力檢查、維持良好用眼習慣、正確矯正,除此之外還需做眼軸長追蹤,才能有效控制近視度數。

台灣近視盛行率高 矯正推多樣化、個人化

近視矯正方式日新月異,除了點長效散瞳劑搭配足度光學眼鏡之外,也可利用角膜塑型片,或是學童專用日拋型隱形眼鏡來控制度數。尤其近來推出新一代角膜塑型片,改善設計,降低過去配戴時易有的異物感,配合AI智慧驗配,可減少試戴評估時間。

黃宇軒醫師強調,目前市面上至少有6種以上不同近視防控產品,以其服務診所為例,針對學童狀況量身打造個人化矯正方式,而不是僅使用單一品項治療,更能有效治療。

中學生靠角膜塑型片控制度數 運動便利性大增

一名30幾歲的年輕媽媽分享,自己的兒子鏞鏞現在就讀國中,前年視力檢查檢測出近視,在沒有積極控制之下,近視度數快速飆升。

鏞鏞一開始使用散瞳劑配合足度眼鏡治療,卻常有眼睛畏光情形發生,學校生活上易受影響。後來與醫師討論改戴角膜塑型片,僅需晚上睡覺時配戴,白天不需配戴眼鏡,上課或是運動時行動起來都比較方便,眼睛也不再畏光了。

鏞鏞媽媽也笑說,因為角膜塑型片需注意清潔保養,兒子自開始配戴角膜塑型片後,會自己保養自己的東西,除了眼睛度數穩定的好處之外,似乎也讓兒子比較懂事一些。

若要有效控制近視,黃宇軒醫師強調,除了要維持良好用眼習慣、選擇適合的矯正方式並定期回診,最重要的就是醫師、家長、孩子的三方共同配合,打造愛眼鐵三角。

【延伸閱讀】

防疫期間學童近視度數狂飆 靠角膜塑型穩定控制

如何幫助孩子打敗惡視力? 家長應掌握「6撇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47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2歲的小淋今年初不慎跌入熱湯鍋,全身遭受56%二至三度燙傷,送醫時已休克昏迷,住院期間反覆發燒,第一周開了兩次清創手術,搶救兩周才脫離險境。小淋出院後,爸媽陪他到陽光基金會重建中心復健,如今全家生活逐漸恢復常軌,爸爸希望用自身經歷,提醒家長注意居家安全,不要再有下一個傷...

閱讀詳情 »

許多學童在9月開學時,整個人胖了一圈,皆因在暑假期間愛吃高糖高油食物、花太多時間在手機平版等3C產品上以及缺乏運動,如何讓學童遠離暑假發胖危機,專家提出10大HEHE關鍵指標,只要養成習慣,終生皆受用。 飲食及生活習慣改變,「肥胖」成為全球重要公衛議題,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肩膀痠痛無力、手無法抬高,甚至無法自行穿脫上衣等是門診常見的問題,久痛不已的肩膀痛,可不一定是五十肩,很有可能是旋轉肌袖破裂造成的肩膀疼痛。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骨科醫師王智毅表示,肩旋轉袖肌腱破裂是肩關節附近最常見的肌腱創傷,在60歲以上病患有將近4成的發生率。大部分年長...

閱讀詳情 »

科技日新月異,電腦不僅可以挑花生,現在還可以用於診治腦瘤,臺大醫院近日發表「腦瘤放射手術結合人工智慧」技術,透過腦瘤自動偵測圈選系統,可在短時間內完成腫瘤自動偵測、辨識與輪廓勾畫,減少誤判的風險,提高治癒率。 臺大醫院8月14日宣布與醫隼智慧合作,順利整合人工智慧系統於腦瘤放射手術的治療流程,目前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