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預防心臟衰竭隱形殺手牢記護心3秘訣

預防心臟衰竭隱形殺手牢記護心3秘訣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護心有方法,別以認為「累喘腫」只是正常老化現象!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三高或心血管疾病民眾,若發現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心臟病徵時,不要擔憂疫情而害怕就醫,才能增加復原時間。呼籲國人應將護心行動落實於日常生活中,可善用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台,做好疾病控制管理,讓護心不中斷。

平均每26分鐘 就有1人死於心臟疾病

根據統計,109年國人十大死因中,因心臟血管疾病的死亡人數高居第二位,較108年比死亡人數增加3%,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疾病,而其中致死率最高的便是心臟衰竭。然而,大多數人對於心臟疾病和心臟衰竭認知不足,多半誤以為「累喘腫」只是正常老化現象。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侯嘉殷表示,人體的心臟就像馬達一樣,負責推動血液到全身幫助器官運轉,若馬達開始疲乏,心臟缺乏彈力,就會衰竭。

罹患心臟衰竭 5年內死亡率逼近50

侯嘉殷指出,心臟衰竭患者在初期時,經常會有容易喘、疲累、水腫,甚至端坐呼吸等情形,特別是年長者多誤以為就是老化造成的,高達九成的患者無法早期警覺到心衰竭相關症狀,錯失黃金治療時間,直到緊急送醫住院後,才被診斷出心臟衰竭,5年內死亡率逼近50%,比許多癌症更致命。特別強調病人需要有好的警覺性,就醫並非只是吃藥改善,規律運動、飲食等調整,對於預後都有非常有幫助。

心臟疾病患者 可施打新冠肺炎疫苗

此外,感染COVID-19後演變為重症的比率將會大幅提升。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副執行長趙庭興醫師說明,依照國內心臟學會發表之指引,絕大多數的心臟疾病患者都可以施打COVID-19新冠肺炎疫苗,不會有安全疑慮,只有極少數曾服用抗凝血劑造成血栓的患者,建議或許可暫緩施打。心臟相關疾病患者應先與心臟專科醫師諮詢後,再依個人疾病狀況施打,最重要的是規律回診穩定用藥,不可任意中斷心臟疾病的治療。

護心不中斷 牢記護心3秘訣 

為了減少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國健署提供護心三秘訣,讓自己和親友做好健康管理:

一、力行護心運動:時常關心自己與親友,彼此都要保持健康飲食,適量多次飲水、規律運動、遠離菸酒、定期健檢,做好自主健康管理。

二、善用安心科技:可以透過國民健康署「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台」,了解五種慢性疾病風險,並建議算完風險後應落實健康指引,才能降低罹病風險,若有三高及心血管疾病則應維持正常作息,規律服藥,切勿自行依症狀調整藥量或停藥,並定期回診追蹤,與醫療人員合作做好個人疾病控制。

三、持續用心防疫:落實勤洗手、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並配合政府防疫措施及確保安全健康。

【延伸閱讀】

低侵襲性的微創治療主流 放射線介入性治療技術多樣

小「心」工作爆量! 心臟衰竭再同步化治療心臟「電線短路」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47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60多歲婦女,年經時左手曾受過傷,最近常感覺左手中指與無名指關節腫脹疼痛,在打掃與洗碗時更是痛得厲害,早上起床也常感到手指僵硬,必須緩慢活動近一小時,功能才能恢復正常;她起初不以為意,直到痛到無法成眠、嚴重影響心情與生活,手指更產生歪斜變形的情況,進而就醫;經詳細X光檢...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過完年後,菜花又復發?過年期間許多人作息紊亂、飲食不忌口、飲酒過量,造成免疫力下降,免疫大軍就難以抵擋病毒的侵襲,讓好不容易快復原的菜花又再度復發!中醫師黃慶雲指出,年後門診的菜花患者明顯增加,一問之下幾乎都是跟過年期間的習慣有關。 人體免疫力低下 潛伏在體內的菜花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COVID-19疫情肆虐下,外送平台興起,民眾只要拿起手機就有許多商家與餐點可以選擇,外食頻率增加也讓外食族經常發生飲食不均衡、高鹽、高油、低纖維等問題,長期可能導致便秘、肥胖、三高等慢性病,對身體的傷害不容忽視。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營養師覺嘉欣指出,平時養成良好的飲食習...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飽受皮膚疾病所苦的民眾,你或許該注意這則訊息。衛福部食藥署宣布回收2款作為治療過敏性皮膚炎等皮膚相關疾病的藥品,分別為「仙台衛膚龍軟膏」、「易麗膚泡沫液」。 仙台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仙台衛膚龍軟膏」的主成分為「DIPHENHYDRAMINE HCL, PRED...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