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開啟「腎」利新生 活體腎臟移植為洗腎解套

開啟「腎」利新生 活體腎臟移植為洗腎解套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有位七十歲的張太太過去因肝硬化病史,曾接受肝臟活體移植手術,原以為術後身體已恢復健康;不料,五年前進行例行肝臟追蹤檢查時,張太太卻遭診斷罹患慢性腎衰竭,必須終生洗腎。鑑於前一次的肝臟移植手術成效不錯,張太太本打算接受活體腎臟移植手術,從此一勞永逸,不料登記排「腎」一等就是四年,仍未等到腎臟移植機會;所幸張太太的丈夫通過醫院評估審核,成功將腎臟捐贈給急需換腎的妻子,張太太在活體腎臟移植後如獲重生,終於不必再到洗腎中心報到,也能時常與三五好友出門旅遊,生活品質大幅提升。

洗腎王國名不虛傳 排「腎」隊伍逼近七千人大關

台灣有「洗腎王國」的稱號,不只洗腎人口數高居世界第一,去年光是腎臟疾病健保費用就高達483億,除了洗腎,等待換腎的人數也十分可觀。根據器捐中心統計,等候器官移植的8976名患者當中,腎臟需求就高達6774人。收治這位張太太的高雄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巫奕儒醫師說明,雖然並非每位洗腎患者都有換腎的必要,不過現今活體器官移植技術先進,加上換腎後的存活率高、生活品質提升等優點,許多患者紛紛加入排「腎」的行列。

術後腎功能恢復快 近乎一般人水準 

以活體腎臟移植手術為例,受贈者術後的日常生活,非但不再受洗腎束縛,患者的腎功能也能恢復到正常人水準,可見活體器官移植手術之成效;不過,巫奕儒醫師卻坦言,儘管活體移植手術成效大家有目共睹,但仍有不少民眾對活體移植手術有所誤解,進而導致急需器官移植的患者,苦無可用器官的局面。為了倡導民眾正確觀念,巫奕儒醫師澄清,器官移植手術皆須經過嚴格評估,若移植手術將對雙方身體健康造成疑慮,醫療團隊並不會貿然進行,期望這樣層層嚴格把關之下,除了確保每次手術品質外,也能建立起民眾對於移植手術的信任。

活體器官移植技術勝歐美 捐贈者和受贈者共創雙贏局面

巫奕儒醫師強調,目前台灣活體器官移植手術技術已相當成熟,甚至超過歐美國家,期望民眾不要過度擔心;此外,透過制式化的器官移植手術,除了協助患者擺脫洗腎束縛,重返自由人生,藉由術後的定期追縱,捐贈者也能夠更加掌握自身健康狀況,達到捐贈者與受贈者的雙贏局面!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90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72歲的桃姐來自馬來西亞,今年3月來台探親,突然出現呼吸急促、氣喘,立即急診住進了加護病房,經過全身檢查,確認罹患重度主動脈瓣膜狹窄,再晚一步治療恐心衰竭送命。 重度主動脈瓣膜狹窄 易氣喘、呼吸急促 收治個案的亞東醫院副院長、心臟血管醫學中心暨心臟血管外科主任邱冠明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更年期婦女人口約佔全國總女性人口的16%,女性容易在此時出現嚴重的更年期症狀導致生活受到困擾。有46%的女性在停經前後數年的這段期間,曾感受過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適。其中最常見的症狀依序為熱潮紅約29.4%,失眠和心悸各佔23.5% 與22.6%,其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根據統計,全世界約有三億五千五百萬關節炎患者,在亞洲,每6個人中就有1個人罹患此病!關節炎影響年齡層很廣,並非老年人獨有的疾病,所以不可輕忽。而關節炎的種類多達一百多種,常見的關節炎有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乾癬關節炎及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等。 &nb...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是一個疾病前期的概念,指的是腰圍太粗、血壓偏高、空腹血糖偏高(100mg/dL以上)、血脂異常(三酸甘油脂150mg/dL以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男性少於40mg/dL;女性少於50mg/dL),符合上述三項以上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