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睡不好? 小心7大危機找上你

睡不好? 小心7大危機找上你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是一個疾病前期的概念,指的是腰圍太粗、血壓偏高、空腹血糖偏高(100mg/dL以上)、血脂異常(三酸甘油脂150mg/dL以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男性少於40mg/dL;女性少於50mg/dL),符合上述三項以上條件的人,未來發生糖尿病的機會增加五倍,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會增加二倍。

睡眠時數少、品質差 易影響生理與代謝

許順菖醫師表示,造成代謝症候群的危險因子繁多,我們最主要探討『睡眠』這個獨立因子,隨著現代人生活習慣改變,工作時間增長,外在壓力上升,3C產品使用增加,睡眠時數越來越少,品質也越來越差,進而影響到生理與代謝,故之間的關係值得重視。醫學上對於睡眠異常對生理與代謝的影響有:

1.增加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機會

睡眠時數5~6小時以下或是睡眠時數8~9小時以上,都有可能增加機會,它的發生似乎與葡萄糖耐受性不佳與胰島性阻抗性增加有關,此外,臥床時間太久而清醒時間活動量減少也會造成體重增加。

2.增加食慾

食慾中樞會受到內分泌激素改變影響,比如抑制食慾的瘦素(leptin)分泌減少,而增加食慾的飢餓素(ghrelin)分泌增加。

3.體重增加

大部份的研究顯示睡眠時間在5小時以下,BMI會有上升的趨勢,若與睡眠時間7~8小時的人比較,男性肥胖的機會增加3.7倍,女性肥胖的機會增加2.3倍。

4.血壓升高

長期的睡眠時間在5小時以下,未來發生高血壓的機會增加1.76倍,此外,交感神經活性增加,也會造成體內鹽份與水份滯留量增加,使循環系統處於較高的負荷。

5.增加炎症反應

睡眠異常除了會造成免疫功能失常外,也會增加體內發炎前趨物質增加(IL-6、TNF-α、CRP),長期下來容易造成代謝失調。

6.內分泌激素紊亂

睡眠不足容易造成生長激性(growth hormone)分泌量減少,兒童及青少年生長受影響,成年人則容易造成肥胖與肌肉質量降低。相對地,睡眠不足也會造成可體松(cortisol)分泌量增加,造成鹽份與水份的代謝異常。

7.退黑激素(melatonin)分泌量降低

退黑激素是由腦部之松果體分泌,它會受到光線抑制,故夜晚睡眠時間若仍醒著,就會減少其分泌量。退黑激素目前認為可以提升胰島素的敏感度,刺激棕色脂肪增加能量消耗,增加脂肪溶解作用,故對體重增加有一定的影響。

五大睡眠注意事項

許順菖醫師表示,綜合上述的研究結果,睡眠異常與代謝症候群關係密切,這種情況在越年輕的族群身上,造成體重上升及罹患代謝症候群的機率越明顯,建議大家幾點睡眠注意事項:

1.睡眠時間儘可能達到7個小時,不要低於6個小時。

2.儘可能睡眠不中斷,比如睡前不喝太多水或飲品,避免夜尿;將手機轉成靜音等等。

3.減少3C產品的使用時間,尤其是睡前。

4.壓力大造成睡眠品質差的人,可以求助睡眠門診。

5.若非工作上的要求,儘可能配合生理時鐘,比如晚上不超過12點就寢,睡眠時間勿超過9小時等等。

最後,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想要遠離代謝症候群,就請重視睡眠吧!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63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台灣是全世界少數非狂犬病地區,從1959年起就沒有人類狂犬病本土病例,不過,台大教授卻在3隻死亡鼬獾身上找到疑似狂犬病的病毒,引起不少民眾恐慌。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副局長周志浩指出,目前台灣仍屬狂犬病「非疫區」,國人無須擔心。周志浩指出,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腦脊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暑假間,為了避免待在家裡越吃越肥,出門運動是維持身材最好的方法。然而健康運動也要搭配正確飲食,如何挑選運動前、中、後的最佳進食時機和營養,成為一大學問。專家建議,運動前後1小時必須進食,運動前選擇碳水化合物食物,運動後外加補充蛋白質,不僅補足營養,也不怕累積脂肪!中華民國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享受美食是人生一大樂趣,但對於身心障礙者來說,卻可能困難重重,為了改善肢體不便者出外用餐時所面臨的諸多不便,罕病基金會誠徵「我愛無障礙餐廳」特派員,希望肢體障礙者、視覺障礙者共襄盛舉。罕病基金會去年與「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殘障聯盟」、「國立交通大學數位創意與行銷策略實驗室」攜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夏天是腸胃疾病盛行季節,尤其炎熱天氣讓食物容易腐壞,過敏體質者一碰到不新鮮食物,輕則腹瀉、腸胃炎,若有潛在性疾病如肝硬化、糖尿病等免疫力較弱者,還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炎炎夏日,生猛海鮮上桌,小心細菌、病毒傷身。萬芳醫院消化內科醫師姚振榮指出,一名患有肝硬化的中年男子,因為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