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間歇性斷食使你更長壽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琪拉編譯) 

根據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最新的研究發現,人類一天如果能維持16到18小時的斷食,可能是讓身體更健康的關鍵。當然,前提是你得撐得過這段時間。根據他們的報導,這種間歇性斷食可以降低血壓、幫助減重,以及長壽。

因為人們不習慣這種斷食方式,因此主持這項研究的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教授建議若建議病患採取間歇性斷食的醫師,必須特別注意與追蹤病患的健康狀況。

間歇性斷食過去實驗在許多體重過重的患者身上,成效顯著,可以增加細胞的健康,改變人體的新陳代謝機制,讓細胞活用身體儲存的脂肪,並將這些脂肪轉化成能量。這篇文章特別提到日本沖繩的居民,這地的居民以特別長壽聞名於全世界。研究者認為這跟沖繩人低卡路里、但營養豐富的飲食,以及間歇性斷食的習慣有關。

間歇性斷食使你更長壽

除了再次啟動身體的新陳代謝機制外,2018年的一篇研究也發現,間歇性斷食可以增進身體的胰島腺的抵抗性,穩定血糖濃度。在該篇研究中,有多名罹患糖尿病的成年男性,在接受間歇性斷食的治療之後,都可以不再仰賴胰島素注射就可以穩定血糖。

除了這些功用外,也有研究發現間歇性斷食可以增加人們對壓力的抵抗性,因為斷食可以增強腦神經功能,甚至可以增強人體的記憶力。

儘管間歇性斷食的正面研究很多,但是都是小範圍的研究,並且臨床上都是針對體重過重的年輕人與中年男子的研究,因此是否適用在更廣大範圍的族群,目前都還是未知。

另外,其實間歇性斷食的困難度很高,特別是在美國,因為一天要吃三餐的飲食習慣已經根深蒂固,要改變這樣的飲食習慣實在很難。因此,有40%原本接受間歇性斷食的人後來都放棄了。另外,專家也擔心在間歇性斷食之後,人們很容易就會暴飲暴食來補償自己,反而造成更危害身體的飲食習慣,吃進更多不健康的食物。。

要克服大腦驅動身體吃,醫師特別提醒想要間歇性斷食的人,要堅持至少兩個禮拜,這樣大腦才會慢慢適應新的改變與新的習慣。

資料來源:https://edition.cnn.com

相關推薦

放屁是人體自然的生理反應,但為什麼一定會放屁呢?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表示,放屁其實是人體自然排氣的過程,由於飲食、呼吸、講話時都會不小心吞入空氣,放屁只是正常宣洩體內氣體的方式,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喔。  放屁是很正常的生理反應,但放屁時的聲響或臭味往往會招來異樣的眼光,到底人為什麼會放屁?屁又是從...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營養素“鋅”對人體有許多益處,除了透過食物供應之外,是否需要額外攝取鋅補充品呢? 鋅可以增強免疫力,鋅同時也是300 種以上酵素的構成要素,這些酵素有助於消化、神經功能和新陳代謝。鋅能維持大腦健康,與體內其他器官相比,大腦中鋅的濃度最高。發表在《國際分子科學雜誌》(In...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晚餐不吃東西,只吃一大盤水果一定瘦?水果熱量低,多吃一點沒關係?不管是愛美瘦身還是養生,如果你也有這些錯誤觀念,營養師警告,已經掉入隱藏陷阱,因為水果不適合取代正餐,如果長期這樣吃下來,只怕脂肪肝先上身。 不少人都把水果當減重聖品,...

閱讀詳情 »

癌症發生率居高不下、致死率也高,該如何才能逃離癌症的魔爪?國民健康署建議民眾從日常飲食、運動做起,維持良好的體重、拒菸酒、不吃檳榔,並定期接受癌症篩檢,以保障個人健康。  癌症發生率高、死亡率高,難道癌症真的無可避免?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指出,其實有高達3至5成的癌症發生是可避免的!國民健康署建議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