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關節鏡軟骨再生術+復健 免換膝關節

關節鏡軟骨再生術+復健 免換膝關節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只能夠換人工關節?國內膝關節骨科權威醫師呂紹睿,提出「膝關節健康促進方案」,以「關節鏡軟骨再生促進手術」讓軟骨自行修復,免除疼痛並恢復功能,讓人工關節置換不再是患者唯一的選項,破除了膝關節炎肇因於老化、軟骨無法再生等迷思。

大林慈濟醫院在2010至2011年間,共追蹤480名、平均年齡65歲,接受「膝關節健康促進方案」的退化性關節炎患者,術後3年的療效,結果發現,整體滿意度達8成9。值得注意的是,5分之4的第四期患者,在治療後3年後,仍不需置換關節。

大林慈濟醫院膝關節健康促進中心主任呂紹睿表示,膝關節是人體最大的關節,擁有最大的表面積及體積的軟骨,在下肢活動時,位居樞紐位置,必須承受數倍的體重力量,最容易受到傷害。退化性關節炎致病原因,是內側皺襞與股骨內髁,長期互相摩擦產生「內側磨擦現象」,不但造成膝關節退化,同時也是退化性膝關節炎的危險因子。

呂紹睿指出,透過「關節鏡軟骨再生促進手術」,經由清除因纖維化而變厚實的內側皺襞組織,以消除內側磨擦現象,可減輕多數病人的疼痛,同時減緩部分患者膝關節的退化過程,包括內側磨擦現象、軟骨碎片、破損半月軟骨或外側壓迫現象,提供受損軟骨適合再生的環境。術後再藉由運動復健,包括強化股四頭肌的抬腿運動,進行緩和而極度彎曲的抱膝運動,以及完全伸直的壓膝運動。

呂紹睿提醒,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應儘量保留關節改善發炎狀態,在不可逆期前找到病因,就能及早預防、及早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300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賴以玲/台北報導】寒露是中國24節氣的第17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5個節氣,通常是在每年的國曆10月8日或9日。寒露的意思是露水日多,氣温比白露時更低。氣候變化上可明顯感覺到雨水漸少、天氣乾燥、白天仍熱但夜晚涼爽。 滋陰潤肺食物忌食生冷冰品 粥品熱湯食補暖身防病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賴以玲/台北報導】腦霧、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現代人在外在工作壓力與內在精神壓力雙重夾擊下,使得記性越來越差、腦子越來越不管用,而且隨著年紀越大,情況更趨嚴重。 根據研究,人類的腦細胞活性在20歲左右是顛峰,之後大腦內部的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和促進腦細胞活化的營養素,就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志遠/台北報導】持續1年多的COVID-19疫情重創台灣許多產業,除了資本雄厚的大企業能夠度過危機,許多中小型企業無法承受這波衝擊,正面臨生死關頭;特別紡織產業,台灣有許多陪著經濟成長的紡織中小型代工廠、家庭手工已被稱為「夕陽產業」,現在更是雪上加霜。看到紡織產業面臨的困境,福貓挖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至今仍然看不到盡頭,Delta病毒入侵更是敲響各界的防疫警鐘,民眾出入早已習慣戴口罩及勤洗手,踏進任何場所時,量測體溫與雙手消毒的程序也是必不可少,市面上也因此延伸出各類消毒防疫門。無酒精、無化學添加 大人小孩都適用知名健康節目主持人鄭凱云表示,納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