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關鍵6原則,別讓自己「素」過了頭!

營養學界的確常提醒素食者注意飲食的技巧,以免造成鐵質、維生素B12、鈣質及蛋白質的攝取不足,尤其是發育中的孩子、懷孕中的婦女及生病中營養不良的人,更需要注意。

不過別太憂心,只要掌握以下原則,人人都能健康吃素:

1 「蛋奶素」最好

吃素超過10年的萬芳醫院營養室主任金美雲建議,發育中的兒童及青少年、懷孕期的婦女、重病患者最好改吃蛋奶素。

奶類含有豐富的鈣質及蛋白質,蛋富含鐵質、蛋白質、維生素B群及卵磷脂,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建議素食者每週吃2.3顆雞蛋或每天1.2杯牛奶,補充容易缺乏的營養素。

2 添「鈣」強骨本

鈣質是構成骨骼及牙齒的主要成分,嬰幼兒缺鈣會生長遲緩、骨骼發育不全或變形,而且牙齒容易損壞;成人及老人則會有骨質軟化症及骨質疏鬆症。

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部主任蔡玲貞在《素美食》書中為文表示,素食者的鈣質攝取量要比一般人增加20%,因為研究發現,奶素者的骨質密度比非素食者減少3.5%,長期純素者比奶素者更低。她提醒除了多吃奶品類、綠葉蔬菜類、豆類、黑芝麻、髮菜、及加鈣穀類等富含鈣質的食物外,還可搭配以下的生活小技巧,以提高鈣質的吸收:

●含鈣食物可搭配維生素C一起吃,例如飯後吃水果、吃飯時配果汁。
●每天日曬15分鐘,增加體內維生素D促進鈣質吸收。
●少吃加工食物、飲料、高鹽食物,且不要吃太大量蔬菜,因為過多的纖維也會降低鈣的吸收。
●必須補充鈣片時,使用低劑量,一日多次補足,且最好在空腹時補充,有利吸收。

3 「蛋白質」互補法

豐富的蛋白質是成長中孩子、孕育新生命孕婦、修補身體機能病患所亟需。偏偏植物性蛋白質多屬於不完整的蛋白質,無法完整提供人體所需的8種必需胺基酸,可能缺少其中數種。

劉怡里營養師提醒素食者要善用「蛋白質互補法」,藉由多種植物性蛋白質食材的搭配,以彌補彼此的不足,例如糙米加黃豆、綠豆加薏仁、五穀饅頭。

而且要注意各類食品搭配法的多樣性變化,讓每天都能攝取到不同種類的營養素,除了豆類食品,堅果類及種子類食物也是不錯的蛋白質來源。

4 補「鐵」大作戰

鐵是血紅素與肌紅素的成分,可幫助氧氣在體內的運送;也是細胞色素的成分,幫助能量的產生。

劉怡里指出,懷孕後期的婦女需攝取足夠的鐵來供給胎兒,做為新生兒出生後4個月的生長所需。

雖然綠色蔬菜、全穀類、豆類食物都含有鐵質,但植物性來源鐵的吸收率(約5%)比動物性來源(約25%)低很多。

所以蔡玲貞營養師建議,素食者的鐵質攝取量要比非素食者多一倍,女生每天至少20毫克、男生15毫克,否則容易發生貧血的現象。

衛生署建議,含鐵食物可與含維生素C的食物或果汁一起食用,例如柑橘類、番茄、檸檬等,有助鐵質的吸收。咖啡和茶則最好在飯後兩小時才飲用,因為會干擾鐵質的吸收。

5 積極補充「B12」

維生素B12幾乎都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例如肉類、魚類、海鮮、奶品),所以長期吃全素的人很容易缺乏。

維生素B12不足,會影響造血功能,使胺基酸代謝過程中的同半胱胺酸代謝不良,進而導致心血管疾病。

劉怡里建議全素食者可請教醫師或營養師,積極補充維生素B12營養品。

6 「鋅」也少不得

鋅對於細胞的生長、孩童的身高發展有關,但多存在於動物性食品中,而且有些植物性的食物因含有較多的纖維及植酸,會影響鋅的吸收率,所以劉怡里並不贊成孩子從小吃全素。

關鍵6原則,別讓自己「素」過了頭!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糖尿病童不能運動,也不能吃甜食?其實都是常見的錯誤觀念!迪士尼推出全球第一本糖尿病衛教童書《Coco與高飛歡樂的一天》,導正大眾對糖尿病童的迷思,並贈送4千本給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以及全台300家以上的糖尿病促進機構。迪士尼團隊特別打造的角色「Coco」,是一隻可愛...

閱讀詳情 »

參考圖片,僅供參考與本文無關 想要曼妙曲線的女孩常常拿自己的身體當作試驗場,嘗試各種各樣「傳說有效」的減肥方法,難免傷身或者反彈得更胖,推薦一些具有「魔力」的減肥招式,只要你堅持一定能成功。下面10種方法被專家們視為減肥的最佳途徑。以每天平均攝取2000大卡熱量為基點。 減肥方法一:降低熱量的攝取...

閱讀詳情 »

烏梅別名酸梅、黃仔、合漢梅、幹枝梅,由青梅經煙火熏製而成。不僅是一種美味的零食,還具有很多藥用價值。本文中,我們就一起去了解烏梅的功效與作用,以及烏梅治病的偏方等。   一、烏梅的作用 1.防老化。吃烏梅會刺激腮腺荷爾蒙的分泌,而這種荷爾蒙能預防老化。 2.清血。每天吃一個烏梅可幫助清掃...

閱讀詳情 »

怎麼運動減肥呢?試試空腹晨練的運動方式吧!據最近研究發現,空腹晨練減肥效果更好,有效提高燃脂效率,血脂水平下降幅度跟大。因此,減肥者在早餐之前健身鍛鍊,會瘦得更快更明顯。   實驗指先晨練比先吃早餐更有益於身體的燃脂,這才為我們辨出了真假。可能有人會問,運動量明明是一樣的,消耗的能量也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