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堵Omicron疫情北市公布餐廳內用指引 管理措施整理

防堵Omicron疫情北市公布餐廳內用指引 管理措施整理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台北市政府因應疫情變化,公布《台北市餐飲業防疫管理措施指引》,目前為防疫第2級警戒,依循中央規範及防疫考量,本次指引內容重點包含:「建議餐飲業所有從業人員皆應接種 COVID-19疫苗2劑且滿14天」及「本市案例如每周平均每日確診病例數超過10例,或每周平均每日感染源不明數超過2例,或本市每周社區群聚超過3件等,建議餐飲場所採用疫苗通行證(疫苗接種情形)有條件開放顧客內用」等。台北市政府衛生局說明,本次公布《台北市餐飲業防疫管理措施指引》重點如下:


▸餐飲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從業人員每日量測體溫及健康狀況並作成紀錄備查,若出現發燒或其他疑似COVID-19症狀,儘速就醫接受評估及處置。建議所有工作人員/從業人員皆應接種COVID-19疫苗2劑且滿14天。倘人員經醫師評估且開立不建議施打COVID-19疫苗證明或個人因素無法施打者,於首次服務前,應提供自費3日內 PCR 檢驗陰性證明,後續須每週 1次自費抗原快篩(含家用快篩)或 PCR 檢驗陰性後,始得提供服務。


▸餐飲從業人員衛生行為:應佩戴口罩及勤洗手,並加強防疫教育訓練,內化防疫行為,用餐環境維持良好通風。


▸餐飲場所環境清潔消毒:定期清潔及消毒環境,並確實記錄執行情形。每日落實廁所衛生清潔及消毒。


▸顧客用餐管理:實施實聯制、落實顧客衛生防護措施、維持用餐環境良好通風。自助餐型態之餐廳,應有適當之阻隔,避免食物遭顧客之飛沫污染;宴席不得離桌進行敬酒/茶等社交互動。本市案例如每周平均每日確診病例數超過10例,或每周平均每日感染源不明數超過2例,或本市每周社區群聚超過3件等本府公布高風險疫情狀況,建議餐飲場所採用疫苗通行證(疫苗施打情形)有條件開放顧客內用:


1.綠色(已完成接種2劑COVID-19疫苗者):可進入餐飲場所內用。


2.紅色(未完成接種COVID-19疫苗者)、黃色(已完成接種1劑COVID-19疫苗者):僅能外帶或外送。惟場所內如有實體區隔之包廂,紅黃色者可個別或與同住家人、親友於包廂內內用。


3.針對12歲以下未施打疫苗孩童,於綠色者陪同下,可進入餐飲場所內用。


4.現場無法出示相關證明者,應依紅色(未完成接種COVID-19疫苗者)之管理方式辦理。


5.前述疫苗通行證包括小黃卡、疫苗通行證及健保快易通APP等,可證明已施打疫苗之文件。


▸餐飲場所出現確診者應變作為:經衛生主管機關通知,有COVID-19確診病例為該場所工作人員或曾至該場所消費者,應配合疫情調查及防疫作為。


台北市所有餐飲業者須符合《台北市餐飲業防疫管理措施指引》中之強制事項,違反不得離桌進行敬酒/茶等社交互動規定,得依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第37條第1項第1款,可處新臺幣6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另未落實實聯制及從業人員健康監測等,將依違反同法第37條第1項第6款,可處新臺幣3,000元以上1萬5,000元以下罰鍰。


台北市衛生局也建議餐飲業者,可透過指引中其餘項目,依餐飲場所個別狀況實施,以強化防疫管理措施。民眾如欲獲得更多食安資訊或消費疑義,可電洽台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外縣市民眾請撥02-27208889)轉7076,亦可至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查詢相關訊息。


更多NOW健康報導
▸大啖年夜飯皮膚病竟爆發! 中醫點名:這些年菜要忌口
▸年前大掃除最怕勞動損傷 復健科醫師教你常見症狀處置

相關推薦

撰文/春霓、圖片來源/時報出版、shutterstock 咳咳咳!不小心感冒後,如果沒有控制好,咳嗽的症狀往往是拖最久的,常常一咳就是好幾個月,生活品質大受影響;如果剛好遇到季節交替之時,痊癒的速度又會變慢,讓人身心俱疲。 食療達人歐陽英量身打造2款治咳嗽的配方,跟著做,讓咳嗽遠離,不再做個「酷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臉上為何總是會長痘子呢?有不少三、四十歲的女性會對於已過了青春期,卻仍然在臉上長滿了痘子而困擾不已,不但不知如何是好,也不知其原因為何;其實,這種所謂的成人痘,也是有其成因,而且可以獲得治療,並且也能在做好預防措施之下,避免成人痘上身。 角質增生、細菌感染、皮膚發炎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在科學界、醫學界,獲得諾貝爾獎是最大肯定。不過《美國醫學會期刊》刊載一篇有趣研究顯示,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的年齡越來越年長,女性得獎者比例也越來越高。 諾貝爾得獎者 以歐美人士居多 研究人員將時間分成1950年至1982年、1983年至2015年兩段時間,分析這兩段時間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現代人3C產品用得兇,早上一睜眼,就先看手機,上班去搭車,眼睛也是盯著手機不放,上班就更不用說,兩眼就直盯著電腦;下班後也沒讓眼睛休息,不是上網,就是看電視,或是繼續滑手機,眼睛被操得霧茫茫。對於眼睛會出現霧茫茫的情形,中醫認為,和氣血不通暢有關! 上焦氣血不順暢 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