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新冠病毒、及早偵測感染源! 臺大醫院「主動式監測」神助攻

防新冠病毒 及早偵測感染源! 臺大醫院「主動式監測」神助攻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面對COVID-19疫情,臺大醫院積極研發主動式急診多層次感染症地理資訊系統,可提早偵測到社區潛在的感染爆發,未來對防疫工作有莫大的幫助;除了積極研發面對疫情,對於患者的照護方面,收治超過450位確診病患,其中過半數皆在專責病房完成治療。

地理資訊系統 及早偵測感染病爆發

以往地理資訊的方法是以被動式監測為主,先透過醫院通報感染的爆發,再透過回溯性的疫調追蹤,高度依賴前線醫師的警覺性,而且也有時間的延遲,會錯失阻絕感染擴散的黃金時間。

教學部盛望徽主任以及急診醫學部李建璋教授和台大地理系溫在弘教授在科技部科學防疫計畫的支持下,開發了主動式急診多層次感染症地理資訊系統,透過急診病患的主訴症狀,以及校正最小地理區的人口數和年齡性別結構,系統可以在早期就偵測到可能的呼吸道和腸胃群聚感染爆發,同時系統可以再加上第二層病原學診斷的資訊,可以進一步定位特定病原的感染源。

新冠肺炎專責病房 4準備工作隨時應戰

對新興傳染疾病的入侵,於2020年1月正式啟動新冠肺炎專責病房,緊接著在1月23日收治全國第二例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在2021年5月本土疫情前,專責病房已經完成了下列準備工作:1. 更新病室內的硬體設備(包含HEPA高效能過濾抽風設施、閉路攝影機、全病室電話設置、部分病房完成無障礙空間設置)、2. 建立了病房和病室溝通專屬的line群組、3. 設置依循疫情變化而滾動式調整的病房出入動線設計、4. 完成了超過200人次來自不同單位的醫護、 工作人員隔離病房照護訓練。

自身經驗寫成出 盼做未來照顧根基

因為必須在在兼顧感控原則下,不斷地來修正病人的照護標準作業流程,希望達到不因隔離而影響照護品質。面對新型傳染病,開創期的每個細節都得從零開始規劃,專責病房團隊也利用自身經驗,將照護的點滴和標準作業流程寫成《COVID-19 臺大醫院診治及照護經驗》,期望本書記載的隻字片語,能夠成為未來戰役的基石,能夠更精進、更安全地,守護國人的健康。

【延伸閱讀】

台大「骨髓抹片AI分類計數」 全球首例獲兩地AI醫材認證

心肌梗塞0/3小時流程易誤判 臺大醫院新研究登頂尖國際期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10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8歲的帛琉女孩Caylin,有著大大的眼睛,很難想像三年前她被診斷患有顱咽管瘤,視力因腫瘤的壓迫而減退,到達幾近全盲的地步。新光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蔡明達表示,顱咽管瘤好發於顱底,由於其侵犯的鄰近組織如視神經、腦下垂體、下視丘及第三腦室皆是重要器官,手術稍一不慎就可能引發更...

閱讀詳情 »

父母是香港移民的英國26歲女子克里斯廷.鄧(Christine Tang),曾經於一年內每日出現晨吐。起初醫生以為她懷有身孕,後來才發現她患上腦癌。雖然她最終戰勝癌魔,但已令她原來的生活及工作計畫泡湯。     克里斯廷.鄧於2012年與友人在美國紐約旅行時,發現自己沒有胃口,...

閱讀詳情 »

粉瘤,醫學上稱為皮脂腺囊腫。它是由於皮脂腺腺管開口堵塞引起的皮脂腺分泌物淤積,腺體逐漸腫大而形成的「小腫瘤」。粉瘤好發於青春發育期,尤以面部多見。粉瘤位於皮膚淺層,一般呈球形,米粒至雞蛋大小,中央可見黑頭,擠壓時內有白色粉狀物排出。 (圖片擷取自ameba)身體各部位 均可能長粉瘤 新光醫院皮膚科...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wisegeekhealth) 女人經期吃什麼好?這一直是女人之間喜歡討論的熱門話題。經期是女人每個月最特殊的幾天,在飲食方面尤為注意。而且女人在經期吃對食物的話,可。想知道月經期間吃什麼最好以及經期吃什麼好嗎?那就一起來看看吧。 在近期這幾天除了作息要規律,忌生冷食物之外,多吃些排污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