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疫三級延長戰 照顧者的身心健康怎麼顧?

防疫三級延長戰 照顧者的身心健康怎麼顧?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冠疫情至今已經一年多仍未減緩,國內疫情也面對到更多的挑戰,在本土疫情持續且全國防疫提升到第三級警戒已經延長兩周後,又宣布第二次延長第三級警戒與防疫措施兩周到6月28日。

第一線工作人員 身心壓力大

除了家中有學生得面臨停學不停課的持續學習外,第一線的醫療人員在不斷增加的確診和重症病人的醫療負荷至今已經將近一個月了,越來越多第一線的工作人員無論是直接或間接的投入現場醫療或復健工作,或多或少會感到身心疲憊(日以繼夜的醫療與急救)、罪惡感(為何沒有及時把他們搶救)、心情憂鬱(每天看到悲傷親屬或個案死亡的景象)、無助(醫療負荷滿載需要幫忙的人過多)、情緒不穩(多重壓力與身心疲憊造成)等,容易導致身體及心理健康失調等現象。

關心照顧者 避免工作影響個人生活

為使第一線醫療急救照顧者或是未來長期協助新冠肺炎醫療的照顧者能夠降低照顧上的壓力,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科主任張自強提出,應該重視Care the Carer,亦即關心照顧者,透過關心與協助這些照顧者,讓他們面對急救與醫療照顧病人壓力之餘,能自我調適或是透過團體的協助,避免把相關工作壓力影響個人生活中,可以健康並持續扮演好照顧者角色。

張自強主任說,現階段的Care the Carer,包括「該休息時就要休息,才能有良好的體力支持工作」、「感到壓力時立刻找人說,獲得傾聽與支持,就能降低壓力」、「學習壓力放鬆技巧,如運動或看電視、聽音樂」與「團體事件分享與紓壓」等。

運用團體動力學 協助照顧者擁有健康生活 

張自強主任同時指出,透過有經驗的團體帶領者運用團體動力學的技巧,包括:將照顧者形成小團體,在團體中討論事件壓力、分享個人的心得,並鼓勵討論壓力處理方式、帶領簡單肢體放鬆運動、搭配調整呼吸的瑜珈、輕音樂搭配繪畫的抒發情緒等,給予正向及健康的處理模式,以協助照顧者能夠持續且健康的回歸正常的工作或生活。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38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藝人六月生女後人氣更旺,粉絲頁上天天都可看到一家人甜蜜互動的照片,羨煞眾多媽媽紛紛來向她取育兒經,粉絲團人數也因此迅速攀升突破70萬人,廠商們更相當看好此一商機,也讓六月最近代言機會不斷奶粉錢賺飽飽,真可說是家和萬事興。近日她接下野角南非國寶茶代言,由於本身就愛喝水和茶,產後親餵期間獲得經紀人送她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吃東西時,是否曾經遭到異物卡住的情況?耳鼻喉科醫師發現,門診中,因為喉嚨卡到異物最常見的就是魚刺,還有雞骨頭也很常見;當喉嚨卡到異物時,可經由軟式內視鏡將異物取出,千萬不要擅自採用偏方,以免使問題更加嚴重。 異物卡喉嚨 軟式咽喉內視鏡做診治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憩室炎屬於發炎性疾病,這是一種很普遍的腸道疾病。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大量吃紅肉,罹患憩室炎風險會上升,如果每天以一份魚肉或雞肉取代紅肉,或許可以降低憩室炎機率。 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線上版〈腸道〉醫學期刊(Gut)。一般憩室炎都發生於大腸,大腸壁出現小小袋狀突起現象,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 去年底在台中市發生一起人倫悲劇,有位16歲哥哥殺死1 5歲妹妹的事件;很多人都感到不解,也有很多家長開始警醒,並且審視自己的孩子。精神科醫師呼籲家長,當孩子有爭寵現象時,一定要小心處理,不要等到事態嚴重,才後悔莫及。 兄妹互動是否出問題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