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防疫三級延長戰的支持 關心照顧者的身心健康

記者鄭儷絲 李振麟 / 健康報導

新冠疫情至今已經一年多仍未減緩,國內疫情也面對到更多的挑戰,在本土疫情持續且全國防疫提升到第三級警戒已經延長兩周後,今天又宣布第二次延長第三級警戒與防疫措施兩周到6月28日。除了家中有學生得面臨停學不停課的持續學習外,第一線的醫療人員在不斷增加的確診和重症病人的醫療負荷至今已經將近一個月了,越來越多第一線的工作人員無論是直接或間接的投入現場醫療或復健工作,或多或少會感到身心疲憊(日以繼夜的醫療與急救)、罪惡感(為何沒有及時把他們搶救)、心情憂鬱(每天看到悲傷親屬或個案死亡的景象)、無助(醫療負荷滿載需要幫忙的人過多)、情緒不穩(多重壓力與身心疲憊造成)等,容易導致身體及心理健康失調等現象。

防疫三級延長戰的支持 關心照顧者的身心健康

為使第一線醫療急救照顧者或是未來長期協助新冠肺炎醫療的照顧者能夠降低照顧上的壓力,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科主任張自強提出應該重視Care the Carer,亦即關心照顧者,第一線的醫療急救照顧者並不是鋼鐵人,透過關心與協助這些照顧者,讓他們面對急救與醫療照顧病人壓力之餘,能自我調適或是透過團體的協助,避免把相關工作壓力影響個人生活中,可以健康並持續扮演好照顧者角色。

防疫三級延長戰的支持 關心照顧者的身心健康

張自強說,現階段的Care the Carer,包括「該休息時就要休息,才能有良好的體力支持工作」、「感到壓力時立刻找人說,獲得傾聽與支持,就能降低壓力」、「學習壓力放鬆技巧,如運動或看電視、聽音樂」與「團體事件分享與紓壓」等。他同時指出,職能治療師除了是精神醫療團隊之重要成員之一,更能就過去職能治療在地震災後身心重建的經驗,可以協助執行 Care the Carer計畫,透過有經驗的團體帶領者運用團體動力學的技巧,包括:將照顧者形成小團體,在團體中討論事件壓力、分享個人的心得,並鼓勵討論壓力處理方式、帶領簡單肢體放鬆運動、搭配調整呼吸的瑜珈、輕音樂搭配繪畫的抒發情緒…等,最後總結並給予正向及健康的處理模式,以協助照顧者能夠持續且健康的回歸正常的工作或生活。

新冠肺炎疫情至今,第一線醫護或警察、公衛等相關人員工作量劇增,不但身心俱疲同時還要面對染疫個案或家屬與外界的各種壓力,張自強呼籲,第一線醫療人員要適度休息才有好體力支持工作,所以醫護人員與相關人員的壓力一定要釋放,外界也應給予支持及關懷,讓大家早日重回正常生活。

相關推薦

初春或秋天氣候多變,鼻部症狀發作,流大量鼻水、鼻黏膜腫脹而猛打噴嚏,比氣象台預報還準,因此,這些隨天氣起舞作亂的老症狀常被稱為「氣象病」。其中又以過敏性鼻炎影響人數最廣,症狀也最為擾人。 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說明,過敏性鼻炎好發於春天及秋天的季節,除了梅雨期間溼度高,成為屋內塵螨、黴菌孳生的溫床...

閱讀詳情 »

隱形殺手別輕忽! 女性疼惜自己 從定期子宮頸抹片篩檢做起 國民健康署自84年起提供30歲以上女性子宮頸抹片檢查服務,推動近25年以來,子宮頸癌每年發生人數從84年的2,136人,降至105年的1,432人;死亡人數從84年的1,010人,降至106年的651人。子宮頸癌從84年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1位...

閱讀詳情 »

如何避免氣喘發作? 從日常生活做起控制氣喘不困難 今年11歲的陳小弟,從8歲起就被醫師診斷有氣喘病況,平時並無規律回診就醫,都是等到氣喘發作才緊急就診,每當病情有改善且無不適症狀時,又不按時吃藥,因此一旦碰到感染、刺激物、過敏原或氣候劇烈變動等影響,便導致嚴重急性發作,常須住院接受治療,不僅影響學習...

閱讀詳情 »

「正確避孕」是成年男女都應該瞭解的課題,除了使用保險套外,還有哪些避孕方法呢?王立文婦產科診所施俊宇醫師表示,目前常見的避孕方式主要有藥物、醫療器材與結紮手術這三大類,建議可依照個人需求向醫師諮詢合適的避孕方式。  1. 口服避孕藥口服避孕藥是最普遍的避孕方式之一,若遵照醫囑每日按時服藥,避孕效果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