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防疫三級延長戰的支持 關心照顧者的身心健康

記者鄭儷絲 李振麟 / 健康報導

新冠疫情至今已經一年多仍未減緩,國內疫情也面對到更多的挑戰,在本土疫情持續且全國防疫提升到第三級警戒已經延長兩周後,今天又宣布第二次延長第三級警戒與防疫措施兩周到6月28日。除了家中有學生得面臨停學不停課的持續學習外,第一線的醫療人員在不斷增加的確診和重症病人的醫療負荷至今已經將近一個月了,越來越多第一線的工作人員無論是直接或間接的投入現場醫療或復健工作,或多或少會感到身心疲憊(日以繼夜的醫療與急救)、罪惡感(為何沒有及時把他們搶救)、心情憂鬱(每天看到悲傷親屬或個案死亡的景象)、無助(醫療負荷滿載需要幫忙的人過多)、情緒不穩(多重壓力與身心疲憊造成)等,容易導致身體及心理健康失調等現象。

防疫三級延長戰的支持 關心照顧者的身心健康

為使第一線醫療急救照顧者或是未來長期協助新冠肺炎醫療的照顧者能夠降低照顧上的壓力,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科主任張自強提出應該重視Care the Carer,亦即關心照顧者,第一線的醫療急救照顧者並不是鋼鐵人,透過關心與協助這些照顧者,讓他們面對急救與醫療照顧病人壓力之餘,能自我調適或是透過團體的協助,避免把相關工作壓力影響個人生活中,可以健康並持續扮演好照顧者角色。

防疫三級延長戰的支持 關心照顧者的身心健康

張自強說,現階段的Care the Carer,包括「該休息時就要休息,才能有良好的體力支持工作」、「感到壓力時立刻找人說,獲得傾聽與支持,就能降低壓力」、「學習壓力放鬆技巧,如運動或看電視、聽音樂」與「團體事件分享與紓壓」等。他同時指出,職能治療師除了是精神醫療團隊之重要成員之一,更能就過去職能治療在地震災後身心重建的經驗,可以協助執行 Care the Carer計畫,透過有經驗的團體帶領者運用團體動力學的技巧,包括:將照顧者形成小團體,在團體中討論事件壓力、分享個人的心得,並鼓勵討論壓力處理方式、帶領簡單肢體放鬆運動、搭配調整呼吸的瑜珈、輕音樂搭配繪畫的抒發情緒…等,最後總結並給予正向及健康的處理模式,以協助照顧者能夠持續且健康的回歸正常的工作或生活。

新冠肺炎疫情至今,第一線醫護或警察、公衛等相關人員工作量劇增,不但身心俱疲同時還要面對染疫個案或家屬與外界的各種壓力,張自強呼籲,第一線醫療人員要適度休息才有好體力支持工作,所以醫護人員與相關人員的壓力一定要釋放,外界也應給予支持及關懷,讓大家早日重回正常生活。

相關推薦

年節期間,總是免不了購買各式各樣的年菜及應節食品,台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採買年節食品時,應掌握「三不原則」才能讓飲食多一份保障,健康迎新年。食藥署表示,民眾在購買密封完整包裝食品時,應先確認包裝外觀是否破損,並請注意產品上是否有明確標示內容物名稱、有效日期、廠商的名稱、地址、電話,以及原...

閱讀詳情 »

許多人愛到餐廳、飯店圍爐,不必再為準備年菜傷透腦筋。不過,餐廳使用的食材安不安全呢?來看看檢驗結果,順便學學該怎麼挑、怎麼處理?近幾年來,到餐廳、飯店圍爐成為流行,年菜安全性也引起關注,台中市衛生局抽查44家餐飲業者年節常用的白蘿蔔、紅蘿蔔、玉米、青椒、甜椒、竹笙、蓮子及芥菜食,共8項、84件,發現...

閱讀詳情 »

雖然很煞風景啦!但也不得不提醒大家,過年聚會時,吃薯條、糕餅、洋芋片、爆米花、巧克力等零食,一定要控制食量,可別把反式脂肪統統吃下肚了…過年放長假,少不了吃吃喝喝,尤其親友聚會免不了吃些糕餅、洋芋片、爆米花等零食,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提醒,這些食品通常是「反式脂肪」大本營,許多民眾光看標示反式...

閱讀詳情 »

救命捐血卡 記得33年前的一個深夜,家裡電話突然響起,在深夜時分,那種感覺就是非比尋常,趕緊跳下床去拿起話筒,遠處的一端,傳來母親很急促的聲音:「你父親吐血,已緊急送台北的長庚醫院,趕快過來!」。在那沒有手機的年代,一路上懷著忐忑不安的心,當我趕到醫院的急診處時,見到母親及三哥等親屬,也瞬間了解病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