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疫不只戴口罩 阻斷傳染「這件事」要常做

防疫不只戴口罩 阻斷傳染「這件事」要常做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流感疫情持續下降,上週(2月23日至2月29日)急診就診人次達12,059,雖逢連續假日,仍較前一週下降4.4%,另門急診類流感就診達46,433人次,亦較前一週下降11.6%;二項指標均已連續2週低於過去4個流感季脫離流行期之當週就診人次,重症病例亦明顯下降,研判脫離流感流行期。

上週流感併發重症新增6例確定病例、12例經審查與流感相關死亡;本季(2019年10月起迄2020年3月2日)流感併發重症病例累計965例,年齡層以65歲以上為主(43%),其次為50至64歲(32%);98% 病例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且近8成具有慢性病史;流感重症死亡病例累計112例,98%病例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社區流行病毒以A型H1N1為主,最近一週佔76.5%。
病菌肉眼難見 摸口鼻前要洗手

豐原醫院急診室林技政主任表示,最主要的是這期間生病的人會戴上口罩,大家也都認真洗手。很多病菌是肉眼看不見的,當打噴嚏、或咳嗽後,所散播的病菌在哪根本不清楚,接觸到病原不見得會染病,要宿主免疫力差、病毒量夠、適當的傳染途徑才會致病,傳染性疾病阻斷傳染路徑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洗手,減少手去摸眼、口、鼻等部位,防止病菌進入體內出現生病情形。只要養成「洗手」這一個小動作,也能阻斷傳染途徑。做到多洗手,生病時戴口罩、少碰口鼻眼,生活作息正常、多運動、好好控制慢性疾病,簡單的個人防護做好,就能幫阻斷傳染源,防止疫情肆虐。

防止疫情肆虐 勤洗手是關鍵

疾管署統計,截至3月2日止,全國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數達600萬劑,僅剩約4萬劑,請尚未接種的公費對象把握機會儘速接種。 疾管署再次提醒,民眾勿輕忽流感嚴重性,應落實正確勤洗手及注意咳嗽禮節等個人衛生防護措施,有呼吸道症狀時應配戴口罩;打噴嚏時應用面紙或手帕遮住口鼻,或用衣袖代替;與他人交談時,儘可能保持1公尺以上。民眾如有類流感症狀,可戴口罩至全國4千多家公費藥劑合約醫療機構就醫,凡經醫師判定符合公費藥劑使用條件者,不需快篩,即可開立公費藥劑。另由於目前流感抗病毒藥劑未列入健保給付項目,用藥時機及必要性仍應由醫師依病患狀況決定。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網站(https://www.cdc.gov.tw),或撥打1922(或0800-001922)洽詢。

【延伸閱讀】

胰臟癌治療現生機 二線藥物盡力延長存活期

糖尿病患者當心! 罹「新冠肺炎」死亡率高八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20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生孩子的痛,據醫學上分析是0-10分裡的「滿分痛」,是不是有產婦在生產當下感到痛不欲「生」,只有當事人知道。但其實,生小孩也可以不那麼慘痛,成大醫院麻醉部醫師董盈秀建議,可以考慮減痛分娩。自然產痛不欲生 減痛生產漸普遍董盈秀表示,基本上,減痛分娩是用於自然產的媽媽,在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現代人工作忙碌,晚婚、晚育已成普遍狀況,據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先是, 106 年女性生育第一胎的年齡已達 30.8 歲。孩子健康是父母的希望,國民健康署指出,太早或太晚生育都會對胎兒有不良影響,適齡生育對寶寶健康最好。晚婚晚育狀況日漸普及 國健署籲及早規劃台灣晚婚、晚育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天氣漸熱,許多民眾喜歡至上山踏青、郊遊,除了注意步伐安全外,也要留心避免蚊蟲叮咬、感染疾病。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感染科主任廖嘉宏指出,台灣山間不少見吸血性寄生蟲,民眾務必要留意避免遭叮咬。蟲子身體斷裂仍不鬆口 就醫檢查才知是「硬蜱」南投一名陳姓男子假日時與友人相約至埔里守...

閱讀詳情 »

胃潰瘍、腸胃炎等胃病發作時該怎麼吃,才不會增加腸胃負擔,一直以來都是民眾熱烈討論的議題。而近來通訊軟體上就出現,小米粥能養胃,有胃疾問題者可多吃的說法,引起不少長輩轉傳。但小米粥真有這麼神奇的效果嗎?中醫師表示,小米、梗米、薏米等穀類確實有養胃的功效,但養胃要吃對方式,並不是每一種類型的胃痛患者都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