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疫不斷藥,慢箋領了沒? 這樣做保安康

防疫不斷藥,慢箋領了沒? 這樣做保安康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全球各地陸續爆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各國紛紛上緊發條,祭出許多防疫措施。在民眾及政府的努力下,臺灣目前的防疫成績,在國際上有目共睹。儘管如此,國內持續努力防止院內感染,醫療院所更落實進行管控出入口防疫點,保障民眾的就醫安全。
開立3個月連續處方箋 社區藥局領藥諮詢

隨著媒體大幅報導,許多民眾不敢到醫院就診。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呼籲,對於罹患慢性病的民眾,還是要穩定服藥,並可就近前往鄰近診所看病,確保治療不中斷。至於穩定控制的慢性病患者,可以和醫師討論,由醫師判斷開立3個月的連續處方箋,就可到社區的健保藥局領藥,減少進出大醫院的機會。
而社區健保藥局與醫院藥局一樣,都需依醫師開立的處方箋調劑藥品,在交付藥品時,藥師會給予民眾用藥指導,確保藥品使用安全又有效,民眾若有任何用藥問題,可就近到住家附近的社區藥局諮詢。
無論是醫院、診所或藥局,都是民眾平時的好厝邊、好夥伴。若在防疫期間,仍需出入醫療院所,請自備口罩並全程佩戴,只要做好慢性疾病管理,穩定服藥不斷藥,就可安心防疫、常保安康。

家中過期管制藥品怎麼辦? 至衛生局回收
食藥署提醒,千萬不要當一般藥品丟棄。只要交回原開立處方的醫療院所,或藥局等機構回收處理就對了。醫療常使用的鎮靜安眠類藥品及嗎啡等,成癮性麻醉藥品皆屬管制藥品,依法限供醫藥及科學上的需用,若為非法使用,即為「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所稱的毒品。
當民眾退回管制藥品時,醫療機構或藥局會詳實將其日期、品名及數量登錄於「管制藥品回收登記簿」(以下簡稱登記簿),且由退回者及點收者簽名;並將回收的管制藥品集中保管,加註特別標示,與調劑用的管制藥品分開存放,醫療機構或藥局應報請轄區衛生局(所)會同銷毀後,並記錄於登記簿;醫療機構如被查獲有來源不明的管制藥品,則依違反「管制藥品管理條例」等相關規定處分。

食藥署呼籲,民眾就醫後所攜回的藥品,必須依照醫師指示使用,避免重複看診與重複領藥,並切勿購買、使用來路不明的藥品。

【延伸閱讀】

「防異」不成 30歲女險做肛門造口毀自信人生!

葉克膜、心室輔助器、全人工心臟怎麼分? 醫師解析心臟輔助儀器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61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護心有方法,別以認為「累喘腫」只是正常老化現象!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三高或心血管疾病民眾,若發現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心臟病徵時,不要擔憂疫情而害怕就醫,才能增加復原時間。呼籲國人應將護心行動落實於日常生活中,可善用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今年五月時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升溫,持續兩個月的三級警戒期間,推行居家上班、停課不停學等防疫措施,會議、課程多仰賴視訊進行,反導致用眼過度引發的視力危機。知名連鎖眼科院長黃宇軒指出,近來學童眼科求診需求大增,跟疫情期間長時間使用3C產品、戶外活動減少、未及時回診延誤病情有關...

閱讀詳情 »

「阿伯,三、四個月沒見,您血壓怎麼那麼高?會不會頭暈?」在台灣高血壓學會秘書長洪啟盛醫師的門診中,一位年約八十歲的高血壓年長病患因疫情關係已三、四個月沒回診,近來這位病患才開始回醫院看醫師,當洪啟盛醫師看到他的血壓比之前高出許多,不禁擔心他的健康狀況是否持續惡化。最近,洪啟盛醫師發現,在疫情嚴峻的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一名80多歲女性,平常不抽菸,被診斷第四期肺癌,合併骨轉移,透過標靶治療穩定控制肺部腫瘤。然而一年後開始出現頭暈、智力情況下降,檢查確認是腦部發生癌轉移了。之後轉用新型標靶治療,後續服藥將近一年,成功讓腦部腫瘤縮小、智力情況也趨穩定。肺癌發現多晚期 20-30%患者可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