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無法入睡?頻頻做夢?睡眠品質及不及格 4大標準快速判定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現代人工作與生活壓力大,常面臨睡眠障礙,不是無法入睡,就是夜間頻頻起床,到底怎麼樣才知道自己睡得好不好?算不算是健康的睡眠呢?醫師強調,一場好覺,良好的睡眠品質應同時達到4大標準,快來看看自己有沒有睡好。

台灣人睡不好的狀況有多嚴重,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2019年調查,全國上班族(白日上班)失眠症盛行率為10.7%,換句話說,每10個人當中就有1人有失眠的困擾;而輪班人員的失眠症盛行率更高達23.3%。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青診所醫師顏佐樺表示,想要知道自己的睡眠狀況算不算得上健康,可以透過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在《睡眠健康》期刊發表對於「睡眠品質」的定義來快速判定。

這4大標準包括:(1)躺上床後30分鐘內睡著,(2)半夜醒來≤1次:定義為醒來5分鐘以上的時間,(3)半夜醒來後可在20分鐘內再度入睡,(4)睡眠效率≥85%:指睡眠時間除以躺床時間的百分比。

一天要睡幾小時才健康?作夢是睡得好還是不好?也是攸關睡眠及不及格的關鍵。顏佐樺說,每個人所需要的睡眠長度並不同,需視情況而定,而美國睡眠醫學會給予的建議睡眠時數如下:新生兒14至17小時;嬰兒12至15小時;幼兒11至14小時;學齡前兒童10至13小時;小學生9至11小時;青少年8至10小時;成人7至9小時;老年人7至8小時。

此外,正常人一般每天晚上會做約3到5個夢,一次約達5到15分鐘。做夢是普遍的生理現象、腦部活動正常的表現,不論記不記得,正常人晚上都會做夢,通常我們只會記得最後一個夢。

顏佐樺強調,你會常記得自己做夢,是跟你晚上常醒過來有關,並不是做夢導致你睡不好,而是你睡不好導致你記得自己做夢了,所以做夢並不是睡眠不好的表現,但如果頻繁地做惡夢就會影響睡眠品質,但那是心理狀態所導致的,所以別再用夢的多寡來評估睡得好不好了。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防缺藥變囤藥「採購藥品禁令」來了! 食藥署限制醫院、藥局叫貨量

三餐正常愛運動卻一路「臉黃人消風」 他竟是胰臟頭部冒腫瘤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罹癌過了還需要健康檢查嗎?千萬不要讓迷思害了自己。門診就有一名女性十年前透過健檢發現早期乳癌,手術切除後恢復良好,一直定期到醫院回診,十年來回診皆無異狀,原本以為這樣規律的追蹤就能夠避免疾病上身,沒想到去年心血來潮接受全身健康檢查,竟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發現肺部有可疑的...

閱讀詳情 »

【報新聞/曾沛騰/新竹縣報導】新竹縣為防範新北市林口爆發台灣首例牛結節疹疫情擴散, 4月16日立即成立牛結節疹災害應變中心,並奉代理災害應變中心指揮官陳見賢副縣長當時指示,加強各項防疫措施,並儘速完成牛結節疹預防注射工作,務必於三日內完成全縣牛隻免疫,本縣家畜疾病防治所超前部署在今(17日)宣布完成...

閱讀詳情 »

AZ疫苗接種打氣持續未見起色,部分醫院難以滿足一瓶疫苗施打10人規定,媒體報導,有專家建議應下修每瓶施打人數。針對此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說明,如果醫院當天只開一瓶,至少要有8人接種;如果為當天的最後一瓶,則至少要有6人接種。有條件下修每瓶疫苗施打人數。 (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閱讀詳情 »

【記者羅林/新竹報導】 2018年臺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總人口14.05%,換句話說,每7人中便有1人是老人,正式邁入高齡社會,並且持續向超高齡社會發展。臺北榮總新竹分院藥劑科王瑛玫主任指出,當身邊老人有兩種以上慢性疾病時,應尋求各醫院整合門診,或請藥師評估建議,避免多處醫療院所藥物併用產生不良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