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無法入睡?頻頻做夢?睡眠品質及不及格 4大標準快速判定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現代人工作與生活壓力大,常面臨睡眠障礙,不是無法入睡,就是夜間頻頻起床,到底怎麼樣才知道自己睡得好不好?算不算是健康的睡眠呢?醫師強調,一場好覺,良好的睡眠品質應同時達到4大標準,快來看看自己有沒有睡好。

台灣人睡不好的狀況有多嚴重,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2019年調查,全國上班族(白日上班)失眠症盛行率為10.7%,換句話說,每10個人當中就有1人有失眠的困擾;而輪班人員的失眠症盛行率更高達23.3%。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青診所醫師顏佐樺表示,想要知道自己的睡眠狀況算不算得上健康,可以透過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在《睡眠健康》期刊發表對於「睡眠品質」的定義來快速判定。

這4大標準包括:(1)躺上床後30分鐘內睡著,(2)半夜醒來≤1次:定義為醒來5分鐘以上的時間,(3)半夜醒來後可在20分鐘內再度入睡,(4)睡眠效率≥85%:指睡眠時間除以躺床時間的百分比。

一天要睡幾小時才健康?作夢是睡得好還是不好?也是攸關睡眠及不及格的關鍵。顏佐樺說,每個人所需要的睡眠長度並不同,需視情況而定,而美國睡眠醫學會給予的建議睡眠時數如下:新生兒14至17小時;嬰兒12至15小時;幼兒11至14小時;學齡前兒童10至13小時;小學生9至11小時;青少年8至10小時;成人7至9小時;老年人7至8小時。

此外,正常人一般每天晚上會做約3到5個夢,一次約達5到15分鐘。做夢是普遍的生理現象、腦部活動正常的表現,不論記不記得,正常人晚上都會做夢,通常我們只會記得最後一個夢。

顏佐樺強調,你會常記得自己做夢,是跟你晚上常醒過來有關,並不是做夢導致你睡不好,而是你睡不好導致你記得自己做夢了,所以做夢並不是睡眠不好的表現,但如果頻繁地做惡夢就會影響睡眠品質,但那是心理狀態所導致的,所以別再用夢的多寡來評估睡得好不好了。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防缺藥變囤藥「採購藥品禁令」來了! 食藥署限制醫院、藥局叫貨量

三餐正常愛運動卻一路「臉黃人消風」 他竟是胰臟頭部冒腫瘤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生活中常說的「青筋」就是人體皮下可以看見的靜脈血管,專家認為,無論人體哪個部位的青筋異常暴鼓,都是人體痰、濕、疹、毒等積滯的反應。大家應學會如何觀察,瞭解不適之處,及早就醫。 大家所能觀察到的青筋的主要分佈在面部、頭、腳等部位。青筋又稱靜脈血管,通常指把血液送回心臟的血管。當靜脈血液回流受阻,壓力...

閱讀詳情 »

最近流感盛行,讓許多家長緊張不已,深怕家中孩童、長輩受到流感波及。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葉爵榮資深藥師提醒,流感不是絕症、重症也只是極少數的案例,民眾無須過度驚慌;然而,若出現疑似流感症狀,建議積極就診,醫師可由臨床症狀或搭配流感快篩進行診斷,再對症下藥即可改善。  事實1:流感快篩沒事,不代表不是流...

閱讀詳情 »

走在公園裡,常見外勞推著坐在輪椅上曬太陽的老人,全台有近20萬的外籍看護工,但若外勞輸出國減少或取消這20萬名額,龐大的照護問題將落在誰身上? 長照領域需要龐大的財源與人力,現今看來仍短缺。但台灣變老的速度太快了,長照議題不能只靠政府,每個人都應正視自己的老後生活規畫。 文/張嘉伶、洪綾襄 不敢想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