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疫旅館成「染疫旅館」 指揮中心怎麼說?

防疫旅館成「染疫旅館」 指揮中心怎麼說?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昨(16日)爆出桃園防疫旅館群聚感染,因曾住該旅館之案16851於12月11日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確診,經全面回溯追蹤、現場勘查之後,案源初步研判應為境外(越南)移入之案16768,再傳染給案16851。今日指揮中心統一說明,初步篩檢結果旅館員工37人皆陰性,因此初步排除病毒藉由員工傳染的可能性。案16851社區接觸者16人也全為陰性,另外,針對該旅宿現住旅客及回溯篩檢共418位,其中再添3位陽性(案16862、案16865、案16872),15位檢驗中,其餘皆為陰性,目前本次群聚案共7人感染(含案源16768)。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案16872雖為已離開旅宿進入社區之個案,但離開旅宿後第一次採檢為陽性,第二次採檢為陰性,依採檢結果判斷該案在柬埔寨時即可能染疫,初步認為對社區影響不大。

防疫旅館成「染疫旅館」 指揮中心怎麼說?

(圖/指揮中心提供)

防疫旅館成「染疫旅館」 指揮中心怎麼說?

(圖/指揮中心提供)

台北防疫旅館取餐交叉感染? 指揮中心:可能性低

除桃園防疫旅館群聚案外,昨也爆出兩人(案16870、案16859)入住北市防疫旅館後陸續傳出確診,因兩個案住房相鄰,懷疑是取餐時氣流流通導致交叉感染,對此,陳時中回應,此說法可能性雖低但也不能完全排除。

而為防止類似事件再發生,北市府已介入,針對相關人員作疫調及匡列並將該樓層住客淨空,也請工務專家前往檢查通風系統有無疏漏。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提到,對於未來防疫旅館的防疫措施, 除了加速防疫旅館符合疫苗接種條件之員工接種第三劑疫苗,增加員工自身保護力以外,市府也要求防疫旅館從業人員每週進行相關採檢以利掌握員工健康狀況。

境外移入個案多 防疫旅館清消、檢核四點強化

防疫旅館如何避免一再成為破口,陳時中指出,防疫旅館之防疫措施需再強化,雖過去有針對防疫旅館設立基本SOP架構,再配合地方政府定期查核,但因近期發生防疫旅館相關事件多,指揮中心條列以下四點強化防疫作為:

(1)強化監測作為

增加民眾入境後,公費家用快篩的使用頻率;返家後居家檢疫也需加強查核,也會加重違反規定者之查處。

(2)防疫措施查核

感染醫學會專家進行全面查核,協助指導並落實防疫管理措施。

(3)通風空調檢視

協請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全面檢視防疫旅館之空調設備,並提供改善建議

(4)加強有症狀通報

於檢疫及隔離期間,只要出現症狀,一律接受採檢,讓未來疫調更精確。

除此之外,也需地方政府積極介入確認防疫旅館之設備、員工教育訓練,中央與地方相互配合,全面提升防疫安全。陳時中強調,針對防疫旅館住客施作週期性採檢,以期能夠及時找出相關案例並妥善處理,案例發現的越早,對社區、社會的影響才能降到最低,這也是指揮中心致力的方向。

【延伸閱讀】

名人接連離婚 婚姻卡關有沒有更好的選擇?

護甲油沒效!皮膚科醫師傳授指甲光滑水嫩的秘訣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28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鳳凰花開,畢業在即,剛踏入社會的新鮮人首先面臨的就是「面子」問題,為了快速解決臉部困擾,部分人選擇以醫美療程改頭換面,但醫師提醒,接受醫美療程可別操之過急!曾遇一名社會新鮮人,就診時臉部發炎、反黑,甚至有組織液滲出,一問之下,原來她為了求職體面處理痘疤,竟然在一週內接受多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過期原物料、問題醬油、毒澱粉,國內食品安全事件連環爆,重創台灣美食王國美譽。國內專家建議,衛生署應盡快設立食品警察,並提供檢舉獎金及公告檢舉窗口,集合全民力量,一起參與及強化食品安全管理。台灣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舉辦「危機就是轉機:全民參與強化食品安全管理」座談會,結合台灣營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菸齡超過40年的黃姓台商,十五、六歲開始,因為聽信醫師偏方,以為抽菸能治療從小的鼻竇炎問題,從此菸不離手。一天抽掉40支菸的他,因為台灣菸害防治環境越發普及,也為了自己的健康,決定尋求戒菸門診專業協助,經過3個月療程,他把困擾40年的菸癮成功戒除,到目前已滿兩年不吸菸!「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國內老年人口眾多,居家照護急迫性日益增加,如果家中有人需要照護,到底花多少時薪來聘用看護人員呢?最新一期台灣醫誌公布一項研究,結果發現,答案是107元。該項研究主持人為淡江大學保險學系助理教授曾妙慧,她在最新一期台灣醫誌中,發表了「台灣民眾對居家服務的貨幣價值評估:假設市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