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疫期間少做了這件事  當心增加感染風險!

防疫期間少做了這件事 當心增加感染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2019新型冠狀肺炎疫情持續擴大,形成嚴重的特殊傳染性,罹患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心血管疾病的民眾,除需要特別留意避免感染之外,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醒,疫情期間仍應維持正常作息,持續規律服藥,不可擅自停藥,且要定期測量血壓、血糖以了解自身健康狀況。

降低疾病感染風險 慢箋優先領藥有這二招

要控制好慢性病,「規律用藥」十分重要!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慢性病連續處方箋優先領藥的方法:

第一招:慢性病患可憑藉著醫院,或者是診所開立的慢性病連續處方箋,優先至社區健保藥局領藥,減少出入醫院次數,以降低感染風險。

第二招:為了因應疫情,部分醫院有增設慢性處方籤院外領藥的服務窗口,若民眾必須至醫院領藥,可先上醫院網站查詢,或者是先以電話洽詢,了解該醫院是否有相關服務後再前往,以確保個人健康安全。
對抗病毒感染入侵 戴口罩、勤洗手降低風險
王英偉署長再次強調,對抗病毒及流感疾病來襲,應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場所;若需要外出時,則建議戴口罩,平常也應該落實以肥皂勤洗手的好習慣,減少任何感染風險。

【延伸閱讀】

少戴隱形眼鏡防武漢肺炎? 眼科醫師揭隱眼注意事項

打胰島素就會洗腎? 醫:恰恰相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11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積極調整用藥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也能順利生子 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於女性,但許多女性患者正值生育年齡,導致因擔心病情而選擇不懷孕。醫師指出,透過藥物的進展,即使是高活動度的嚴重患者,現在已經有適合懷孕或哺乳期間使用的生物製劑,切勿隨意擅自停藥,應積極跟主治醫師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49歲被診罹患三陰性乳癌的林小姐(化名),六年內復發三次且有淋巴轉移,醫師採用手術切除乳房,再加上化療、電療,經歷長期抗癌的辛酸血淚。所幸病人進行基因檢測發現BRCA1突變,以PARP抑制劑藥物治療,從去年4月服用至今己滿一年,沒有復發跡象,副作用低也無掉髮困擾,病情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你曾經在睡夢中突然腳抽筋、痙攣的經驗嗎?這種常見的疼痛多發生在肌肉不自主地緊繃,雖然毫無預警的疼痛讓人難以放鬆,特別是腿部抽筋最難受,不過,運動醫學博士Kim Gladden說,隨著年齡的增長,它們往往會更頻繁地發生,雖然會讓人感到不舒服,但很少有害。抽筋7個常見原因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總統蔡英文8月28日開放進口含萊克多巴胺美豬以及30月齡以上美牛,今(31)日上午衛福部長陳時中親上火線,接受電台專訪,被問及「這次換了什麼?」,他的答案是「一個台灣在國際上的地位」。 主持人周玉蔻提問,,開放美豬後,現在能夠換什麼比較重要,外界說民進黨政府用人民的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