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疫生活如何維持健康身心? 醫師教五撇步

防疫生活如何維持健康身心? 醫師教五撇步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國內防疫第三級警戒延長,讓許多人謹慎防疫,遵守減少外出等防疫策略,但時間一久,加上面對每天不同的資訊來源,難免心中備感壓力,甚至有些人出現焦慮、失眠、緊張等情緒表現,影響生活品質。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科主任張自強指出,面對防疫生活,想讓自己維持健康的最佳狀態,不妨可掌握五個撇步,幫助自己恢復自我身心調適。

找到適合紓壓方式 降低身心焦慮程度

首先,每天定時關心疫情資訊,但應適可而止即可,減少讓自己觀看不必要的資訊,避免因傳遞非經證實的資訊導致無謂的擔憂。張自強主任說明,其次則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紓壓方式,像自我放鬆、冥想、聽音樂或找到適當的人說話等方式,都能幫助降低身心焦慮程度,持續維持防疫生活。

防疫生活宅在家 更需維持平日生活習慣

張自強主任解釋,防疫生活,許多人開始居家辦公外,孩子們也因為停課待在家裡,這時更需維持與建立平日的生活習慣、作息,並可重新檢視生活,與孩子一起規劃每一天的時間安排;第四招則維持運動習慣,像是簡單瑜珈或室內散步,也可以搭配遊戲App,每天抽出半小時運動,也能幫助提升免疫力。

樂觀迎向防疫生活 遠離焦慮情緒

最後,則可透過媒介維持社交互動,尤其分隔兩地的家人或朋友,這時更需要彼此的互相鼓勵與關心,建議可透過電話或Line等通訊維繫感情。張自強主任呼籲,透過五撇步,讓自己,樂觀迎向防疫生活,面對疫情的壓力,做足自我身心調適,就不怕焦慮情緒找上門。

【延伸閱讀】

生殖中心導入中醫技術 讓不孕症「醫」次搞定

台灣中醫防疫醫療國家隊動員! 提供中醫視訊診療服務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35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國健署推出的免費四癌篩檢中,子宮頸癌篩檢年齡是年滿30歲女性;然而,若是妳已經有性行為,最好還是及早做子宮頸抹片檢查!因為日前有一名27歲女子,年紀輕輕就已經有2個小孩,都沒有做過子宮頸抹片檢查,最近竟然發現已罹患子宮頸癌第三期。 有子宮內膜異位和子宮外孕病史 衛福部...

閱讀詳情 »

彙整編輯/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2012年行政院以「安全容許、牛豬分離、強制標示、排除內臟」16字政策,正式開放美國牛進口。現今,是否開放含瘦肉精美豬入臺,再成話題,如此不安的疑慮與條件下,選擇肉品時,應該如何自保?   我國禁用瘦肉精 社團法人台灣農業標準學會秘書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糖尿病患要多運動!全台高達230萬名糖尿病患,平均每55分鐘有1人死亡。醫師指出,糖尿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全身的併發症,更是造成致命的主因,建議規律運動可降低4成併發症風險。 國人每55分鐘有1人死於糖尿病 根據國際糖尿病聯合會統計,2015年全球約有4億1500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不少糖尿病病友血糖、BMI雙超標,屬於「糖胖症」一族。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蔡世澤醫師表示,糖尿病患者若同時有肥胖問題,更容易加速血管病變風險,而糖友控制體重往往比一般人更困難。營養師程涵宇建議,糖胖族減重可遵循「少油」、「少鹽」、「少糖」、「多纖」與「多乳清蛋白」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