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防疫疲憊不上身 3放鬆方法 告別緊繃壓力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鍾方

新冠肺炎疫情不斷升溫,人心惶惶,全台防疫等級升高,不少第一線防疫醫護人員、門戶把關者冒著高風險防堵疫情,快要喘不過氣,壓力大到爆表;此外不少觀光旅遊、餐飲及百貨從業人員因受到疫情擴散的波及,業績持續下降,嚴重影響生計,壓力也不小;也有不少上民眾擔心買不到口罩、酒精焦慮不已。如何紓壓?提醒3放鬆方法,可以協助放鬆身心,避免陷入過度緊繃情緒。

放鬆1:深呼吸

焦慮、不安感的發生時間,有時候是長期累積後才會發生,但也可能只有短短幾秒瞬間形成,無論時間長短,記住!只要感覺有一股莫名不安、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或有肩頸僵硬、頭暈反應時,深呼吸是最快緩和情緒的方法。 

深呼吸可以將短呼吸的節奏調整為長呼吸的方法,可以讓氧氣充分運送至腦部,穩定緊張的情緒。依據研究,大腦腦幹中有一組腦細胞神經元,負責掌控呼吸頻率,會隨著人體多元情緒表現,如興奮、吼叫、嘆氣、大笑、休息等,出現不同頻率,有些事物會干擾呼吸,或讓呼吸加速,大腦必須馬上掌握情況,常會產生焦慮、沮喪情緒,透過深呼吸,會調整短呼吸頻率,讓一呼一吸速度變慢,身心也會跟著放鬆、穩定(註1)。

防疫疲憊不上身 3放鬆方法 告別緊繃壓力

放鬆2:做做簡易伸展操,消除緊繃情緒

透過簡單、適當的伸展運動,可以鍛鍊身體靈活性,也能消除積累的身心負擔,可以準備瑜伽墊、軟硬適中的枕頭、毛巾,躺在地板上就能做,像放鬆背部肌肉群、伸展肩部及腹部肌肉群、及側腹部肌肉,放鬆腰背部等,都是簡單易行伸展操,可以試著做做看。

以放鬆背部肌肉群為例,身體平躺在瑜珈墊上,再將另外一只枕頭橫放背部下方與臗部中間,雙腿輕鬆交叉,雙手自然向外伸出,手臂放鬆。此時會感覺到腰部、背部有張力,且有痠疼感。

無稐是哪一種伸展操,都要先吸氣十秒,屏住呼吸五秒鐘,再緩緩吐氣,並維持姿勢一分鐘,接著再吸氣、屏住呼吸,再吐氣,持續五到十次。

從事簡易伸展操的重點是,邊做伸展,邊要將注意力放在呼吸的頻率,以及如何放鬆緊繃的肌肉,也就是說,是要尋找身體及情緒之間的平衡協調,讓自己從壓力、焦慮中獲得解脫。

放鬆3:按摩穴道緩解疲勞

沒有足夠的休息及運動時間,很容易出現疲勞、疲憊之感,不妨動動手、按按以下3穴位,有助提振精神,減少疲勞感。

合谷穴

位於手掌拇指、食指之間的虎口,併攏後的肌肉凸起處。大拇指按壓後,會有痠痛感,有促進新陳代謝、消除疲勞、提振精神功效。

曲池穴

位於手肘關節處,掌心向上、手肘彎曲時,肘部會出現一條橫紋,外側終點之處。用大拇指按壓,按住穴位後,可前後移動,會有痠痛感,有讓心情安定,恢復平靜。

風池穴

位於後頸部髮際線兩側凹陷處。用雙手大拇指按壓後,會感覺痠脹感,有減緩疲勞、焦慮作用,也有醒腦明目效果。

按壓頻率:按壓1次約5~10 秒,每次間隔3 秒,每回按10~15下,

參考資料

1.Quaryz

相關推薦

出處:今周刊撰文:李建興、許瓊文、郭淑媛、賴若函 一場劣油混摻事件已傷及政府的威信、廠商的信譽和國人的健康,殊不知,恐有更多的未爆彈!《今周刊》主動送驗泡麵油包,赫然發現,居然含有銅、鉛、砷、汞等重金屬,這是黑心油的延燒?還是虛驚一場?政府和廠商都欠全民一個安心的交代! 正當大統油品造假事件鬧得沸沸...

閱讀詳情 »

下課時我照慣例去醫院餐廳打牙祭。吃到一半時一位中年婦女走了過來。 「請問你旁邊的位子有人坐嗎?」女人突然發問。 「沒有啊,請便。」 她看起來大約四十出頭吧,感覺挺優雅的。 我們醫院餐廳桌子少,所以大部分用餐時間都會跟其他人併桌。 我不以為意,繼續專心的吃飯 「你是這裡的學生嗎?」女人突然開口詢問。 ...

閱讀詳情 »

圖說:吐司類可選擇全麥吐司,較為健康。(圖片擷取自flickr,作者madlyinlovewithlife)欣傳媒 尤滋滋早餐是一天活力的來源,而且早餐要吃的像皇帝,所以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但為什麼吃完早餐,不但沒有活力,而且還頭昏腦脹、昏昏欲睡,結果腦袋開機不成,還更想睡,唉呀呀!那你就是吃錯早餐啦...

閱讀詳情 »

桑寄生圓肉治經痛(上):亞麻籽油混十穀米 讀者心潔小姐來信:「有沒有一些治經痛的食療?」 我答:「冷榨亞麻籽油有用,試試每天兩湯匙,混在十榖米飯中吃,亞麻籽油不能加熱。」 心潔小姐:「我和妹妹及身邊不少朋友都飽受經痛折磨,本人更曾因經痛而在街上暈倒要叫救護車,實在痛苦萬分。曾經聽說服用桑寄生茶對這...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