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術後噁心嘔吐 從麻醉方式下手

防術後噁心嘔吐 從麻醉方式下手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32歲的陳小姐,近期因為車禍造成小腿擦傷,引發感染化膿,需要進行清創手術。但患者多年前,曾接受婦科手術,術後傷口無恙,但卻嚴重頭暈噁心,有鑑於此,本次手術特別商討出最適合的麻醉方式,運用了兩種止吐策略,讓手術復原更加順利。成大醫院麻醉部主治醫師黃丞漢指出,發生手術後噁心嘔吐的機率約2至3成,是除了傷口疼痛外,最常見的併發症,可於術前規劃適合病人的麻醉方式來改善。

陳小姐透露,本次手術結束後,感覺深深睡了一覺,完全沒有不適,未來若不幸要開刀,必定會請麻醉科醫師做風險評估,並制定適合的麻醉及術後止痛計畫。黃丞漢強調,麻醉科醫師的工作不只是讓病人睡著,其風險評估、疼痛管理、術中生命徵象的維持,以及併發症的預防和治療,都屬於職責範圍。患者可於術前,請麻醉科醫師做風險評估,增進安全性和麻醉品質。

黃丞漢說,術後嘔吐、噁心的發生率約為2至3,除了會造成患者不適外,嘔吐還會有安全上的疑慮,包括吸入嘔吐物、出血、傷口崩裂等風險,因此常造成門診手術患者住院。Apfel學者在研究中提出四個獨立預測因素,運用於臨床上評估發生率,分別是女性、沒有吸菸習慣、暈眩病史,或曾經術後噁心嘔吐、以及術後嗎啡類藥物的使用。

一般來說,麻醉科醫師會根據患者需求,訂出預防策略,如不同的麻醉方式、疼痛管理、不同機制的止吐藥等,並配合需要的補救措施。近年來全靜脈注射的使用率逐漸增加,採用電腦控制的幫浦,可調整輸注速度,控制病人血中或腦中的藥物濃度,達到設定的目標,不僅能減少吸入性麻藥暴露量,同時減少術後嘔吐的發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24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癌症常伴隨程度不一的疼痛症狀,但突如其來的強烈疼痛總是讓病患苦不堪言,這就是突發性癌症疼痛,持續時間通常不超過30分鐘,真正「痛得要命」,只能用各類止痛藥降低痛楚才得以維持生活品質。頭頸癌友寧可忍痛也不敢吃! 嗎啡類止痛真會成癮?癌友往往因為擔心嗎啡類藥物會成癮,就算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資料顯示,全球有五百五十萬人死於腦中風,佔全球死因的第二位。在台灣,腦中風長期居於國人死亡十大原因之第三位,發生率每1,000人口有6.89人。研究顯示,有針灸治療的中風病人,發生再次中風的風險,遠低於無針灸治療者。醫師建議,把握中風後六個月治療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過去女性在化眼妝時,僅能藉由眼線、眼影,接著再刷上一層層濃厚睫毛膏或是戴上假睫毛,才能製造出放電有神大眼。而隨著時代變遷,越來越多女生選擇以嫁接睫毛的方式,讓雙眼看起來明亮且有神,其不僅可選擇適合自己的濃密以及纖長度睫毛,同時也能省去每天上妝時間;但是在嫁接睫毛前,有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年輕人耳鳴,當心未來腦瘤易上身!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暨聽語中心主任黃俊豪領導的團隊,以臺灣健保資料庫進行分析,追蹤12年後發現,年輕耳鳴患者未來罹患良性腦瘤的機會,是沒有耳鳴者的1.65倍,而罹患惡性腫瘤的機會則是1.66倍。此研究成果,去年底已獲國際知名期刊神經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