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術後噁心嘔吐 從麻醉方式下手

防術後噁心嘔吐 從麻醉方式下手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32歲的陳小姐,近期因為車禍造成小腿擦傷,引發感染化膿,需要進行清創手術。但患者多年前,曾接受婦科手術,術後傷口無恙,但卻嚴重頭暈噁心,有鑑於此,本次手術特別商討出最適合的麻醉方式,運用了兩種止吐策略,讓手術復原更加順利。成大醫院麻醉部主治醫師黃丞漢指出,發生手術後噁心嘔吐的機率約2至3成,是除了傷口疼痛外,最常見的併發症,可於術前規劃適合病人的麻醉方式來改善。

陳小姐透露,本次手術結束後,感覺深深睡了一覺,完全沒有不適,未來若不幸要開刀,必定會請麻醉科醫師做風險評估,並制定適合的麻醉及術後止痛計畫。黃丞漢強調,麻醉科醫師的工作不只是讓病人睡著,其風險評估、疼痛管理、術中生命徵象的維持,以及併發症的預防和治療,都屬於職責範圍。患者可於術前,請麻醉科醫師做風險評估,增進安全性和麻醉品質。

黃丞漢說,術後嘔吐、噁心的發生率約為2至3,除了會造成患者不適外,嘔吐還會有安全上的疑慮,包括吸入嘔吐物、出血、傷口崩裂等風險,因此常造成門診手術患者住院。Apfel學者在研究中提出四個獨立預測因素,運用於臨床上評估發生率,分別是女性、沒有吸菸習慣、暈眩病史,或曾經術後噁心嘔吐、以及術後嗎啡類藥物的使用。

一般來說,麻醉科醫師會根據患者需求,訂出預防策略,如不同的麻醉方式、疼痛管理、不同機制的止吐藥等,並配合需要的補救措施。近年來全靜脈注射的使用率逐漸增加,採用電腦控制的幫浦,可調整輸注速度,控制病人血中或腦中的藥物濃度,達到設定的目標,不僅能減少吸入性麻藥暴露量,同時減少術後嘔吐的發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248

相關推薦

吃水果真是人生一大享受 早晚天氣有溫差讓不少敏感性皮膚的人,因溫度和溼度的轉變,皮膚出現紅腫、乾癢及脫屑情形。季節轉變期間,應多注意保溼和防曬,洗澡不要洗太熱。 >>仙人掌果醬【養顏美容聖品】   每當秋初或秋末冬初的時候,最容易讓敏感性的皮膚出問題,包括紅腫、癢、過敏、蕁麻疹或異位性皮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一名年約30歲孕婦,懷孕中期便經常出現小腿抽筋的問題,半夜睡到一半,一翻身,小腿就開始抽筋,常痛到睡不著,導致第二天精神不濟,嚴重影響上班表現及造成情緒起伏,讓她困擾不已。 孕婦鈣質攝取不足 很容易抽筋 婦產科醫師潘俊亨對此表示,孕婦一旦鈣質攝取不足,小腿很容易抽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晨霈報導) 飼主寵物親密關係加深 慎防「病態性哀慟」引發心理危機 根據行政院農委會2015年最新統計,全台家犬貓數量高達230萬隻,也就是平均每10個台灣民眾,就擁有一隻愛犬或愛貓。一般民眾會因寵物的可愛、具療癒效果而飼養、陪伴,但比較少關注寵物死亡對飼主可能引發的悲傷哀慟反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想要精準治療肺阻塞(COPD),需要使用侵入性的支氣管鏡,但可能增加病患過敏、休克、感染風險;北榮利用「引痰檢驗」,病患只需吸入食鹽水引痰、不施行支氣管切片,即可分析呼吸道發炎狀況,讓用藥治療更精準。 引痰檢驗 精準用藥治療肺阻塞 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臨床呼吸生理科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