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降低醫病風險! 「擬真醫學教育」應用AI演練

降低醫病風險! 「擬真醫學教育」應用AI演練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科技越發達,人際互動越重要!」來自澳洲Griffith大學曾廣志教授表示,隨著AI人工智慧的廣泛應用,5G資訊化時代的來臨,科技可以輔助的項目越來越多,所以,醫療人員自身承擔的醫療技術負擔變少;因此,不論是醫療團隊之間,或者是醫療人員與病人、家屬之間,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互動更加重要,才能同時減輕醫療人員的壓力與病人可能面對的風險,找到最適合的醫療方式。

科技輔助醫療 以「人」為本完成有效醫療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表示,世界上沒有一模一樣的人,就算是同一種疾病,臨床上的表現也會因為很多原因而有所不同,如何「找到問題」很重要,透過應用真人擬真教育的醫學教育,讓醫療人員與學生能更專心的去尋找問題解決問題,以「人」為出發點,完成有效且適合的醫療。

為了降低病人可能面對的潛在風險,並提升醫療從業人員專業臨床能力,花蓮慈濟醫院舉辦擬真醫學教育國際研討會,邀請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以及來自澳洲Griffith大學曾廣志教授、馬來西亞檳安醫院的龐貴明醫師。花蓮慈院副院長陳培榕特別感謝講師們的分享,包含醫師、護理師與各醫事人員在內的學員參與,希望能透過研討會,培育出更多共同守護生命的醫療人員。

溝通技巧、臨床技能 現代醫師必備核心力

研討會也安排學員們進行體驗與實作,龐貴明醫師表示,自己是來自規模較小的醫院,所以,特別能體會到團隊互動的重要性,每個人在訓練過程中的感受、學習進度都不同,擬真醫學教育可以提供真實的臨床體驗,但又能避免臨床醫療可能的風險,讓醫學教育回歸到最重要的重點,那就是在過程中學習到的寶貴經驗。

溝通技巧和臨床技能是現代醫師必備的核心能力,近年因科技的進步,許多醫學臨床技能可以透過擬真模擬演練學習,花蓮慈院臨床技能中心主持人鄭偉君醫師表示,花蓮慈院導入先進的臨床教學模型,藉由教案、模擬系統和多媒體互動系統輔助教學,提供各類醫療人員臨床技能教學。

【延伸閱讀】VR與醫學跨界合作 全台首間 VR自學中心成立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18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酷熱的夏季來臨,油脂與汗水伴隨耀眼陽光而來,每天拼了命洗臉,也曾口服、外用藥物,惱人的痘痘卻仍反覆生成,究竟有什麼方法能確實「抗痘」、還原光滑美肌?揪出夏日致痘因子除了先天油肌和青春期會因過度油脂分泌導致滿臉「痘」花,混合肌、乾性肌、中性肌都有可能受到作息、情緒、臉部接觸外來產品影響角質代謝與皮脂分...

閱讀詳情 »

如果你想要減肥,你大概會聽過「消水腫」這種方法,消水腫既簡單又有效,能在短時間內快速少掉好幾磅,讓不少人躍躍欲試。但究竟「水腫」是什麼,又是怎樣的「消」法?為了減重而「消腫」,對健康有什麼不良影響嗎?水腫(Edema)又稱浮腫,是指人體皮下空腔因體液異常堆積所產生的腫大症狀,原因有可能是體質性的、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現代人生活品質提升,愈來愈注重養生,不僅食物要好吃,還要營養密度高,其實任何食物都有營養價值,但醫師指出,6大類食物中,以富含維生素及膳食纖維的蔬菜類、水果類,營養密度最高,多吃有益身體健康。根據國民健康署每日飲食指南指出,6大類食物包括全榖根莖類、蔬菜類、水果類、豆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預防大腸癌和治療大腸息肉,最重要的方法是透過大腸鏡檢查,但對病人而言,不麻醉的大腸鏡檢查可能帶來疼痛,無痛大腸鏡檢查卻須面臨全身麻醉風險,皆讓人望之卻步。大林慈濟醫院腸胃內科內視鏡室主任謝毓錫醫師表示,透過研究顯示,在不麻醉的情況下,透過新式換水法,比過去的方式更能減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