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降2級管制,開放設施沒問題嗎?醫曝:室內通風很重要

疫情降至二級警戒,符合「防疫指引」的各行業、場所可恢復活動,餐飲內用限制也鬆綁。目前疫苗施打覆蓋率尚待提升的情況,再加上美國CDC今年將氣溶膠列為傳染途徑,許多民眾擔憂鬆綁措施,會增加群聚風險,可能使疫情再次升溫。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指出,要避免密閉空間氣溶膠傳染,「只要注意房間的通風性」,民眾不須過度恐慌。


公共場所開放準則 強調「室內通風防氣溶膠傳染

今年美國CDC更改新冠肺炎病毒傳染途徑,加入氣溶膠傳染。由於氣溶膠傳播距離可以超過1.5公尺,林氏璧強調,在防疫措施鬆綁的情形下,「公共場所室內通風顯得更為重要」。像是餐飲開放內用,由於民眾進入餐廳用餐較難維持1.5公尺的社交距離,再加上吃飯需將口罩拿掉,雖有隔板、梅花座等防疫措施,還是會增加氣溶膠傳染的可能性,泰安醫院院長謝瀛華則建議,避免氣溶膠效應,提高新冠肺炎傳染風險,「待在密閉室內的時間不宜太長」。

降2級管制,開放設施沒問題嗎?醫曝:室內通風很重要

至於疫苗施打引發過敏頻傳,國內網路討論度最高的醫療節目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好奇,接種疫苗後出現哪些過敏反應,可判斷自己不適合接種該疫苗。林氏璧解釋,接種現場最需觀察的是有無出現「過敏性休克」的症狀,建議疫苗施打後,最好在原地觀察至少15分鐘,確認有無過敏症狀再離開。

降2級管制,開放設施沒問題嗎?醫曝:室內通風很重要

 

注射後產生不良反應 慎防「過敏性休克」

施打疫苗預約開放後,民眾登記踴躍,但也有不少人注射後產生不良反應,產生第2劑接種是否選擇同種疫苗的疑慮。林氏璧指出,接種場所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中,最主要要觀察的是有無嚴重型的過敏,也就是醫學上所稱的「過敏性休克」。他進一步解釋,不是只有新冠疫苗,其實施打疫苗都可能會出現「過敏性休克」的情形。當「過敏性休克」狀況發生,會造成患者呼吸道緊縮,出現呼吸困難的情形。另外,也有可能產生血管舒張,血壓降低就可能會發生暈倒的狀況。

 

有「食物、藥物」過敏史 接種後休息觀察30分鐘

由於急性過敏性反應幾乎都是發生在施打後半個小時之內。林氏璧建議注射疫苗過後,至少在接種場所原地觀察15分鐘;若曾有食物或藥物等嚴重過敏史,則建議原地觀察30分鐘。若出現「過敏性休克」相關症狀,則「不適合」再接受第同種的2劑疫苗注射。其他一般注射局部的反應,像蕁麻疹或者一些延遲反應,像是起紅斑、瘀斑等等,就沒有一定需要改打其他疫苗,但他也強調,因為每個人狀況可能不一樣,施打前還是建議請醫生協助判斷瞭解。

 

要了解更多「新冠肺炎」的相關內容,請鎖定TVBS 56頻道《健康2.0》,或訂閱《健康2.0》YT頻道➔https://bit.ly/2IBSoRr ,《健康2.0》也全新推出《健康2.0 APP》,網羅熱門健康議題,各式健康資訊一手掌握。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過年的返台人潮,檢疫第一關台灣挺過去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7)日便用「難關已過」來形容這一波返台過年人潮可能帶來的檢疫及防疫壓力測試,他說,明天過後入境人數就會大降,春節檢疫量能沒問題。 海外國人趕回台過年的「搶床」人潮,一度讓國內的防疫旅館大爆滿...

閱讀詳情 »

有媒體報導台鐵車掌赴中壢某醫院就診後接到隔單,引發民眾緊張,讓疫情指揮中心跳出來澄清是錯誤消息,且聯新國際醫院也發出聲明表示,報導所指並非該院,該院絕無院內感染的情況,且外傳確診個案889、890目前在該院接受治療也不是事實。聯新國際醫院呼籲,大家不要以訛傳訛,若導致影響全市整體防疫戰力,絕非市民之...

閱讀詳情 »

部立桃園醫院群聚感染事件,已累計15人確診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下午2時將召開記者會,說明疫情及防疫作為等事宜。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公布新增的本土病例案889曾住在部桃「綠區」病房12A,因感染源不明,讓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是個「警訊」,除了擬進行院內血清抗體採檢,也宣...

閱讀詳情 »

衛福部桃園醫院發生武漢肺炎群聚案。桃園市一名18歲少女今天早上被發現在觀音區家中死亡,警方調查,少女有癲癇病史,曾到桃園醫院就診,19日開始居家隔離,死因待釐清。(中央社) 【延伸閱讀】 快新聞/再轟馬英九「講話沒良心」 游錫堃罕見動怒:封院後我幫他解決多少事? 快新聞/部桃群聚社會氣氛低落 蔡英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