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陰道鬆弛怎麼辦?表姐試了這個方法後,漏尿的問題馬上就不見了!而且連老公都「好有感覺」呢!

陰道鬆弛怎麼辦?表姐試了這個方法後,漏尿的問題馬上就不見了!而且連老公都「好有感覺」呢!

提起陰道鬆弛,原本應該是老年女性關注的會多一些,可令人沒想到的竟是年輕女性更比較關注,她們關注的是順產會不會把陰道撐大?以後會不會一直都是鬆鬆垮垮的?這其實只是一個杞人憂天的問題,事實上,陰道鬆弛與順產沒有多大關係。因為無論是順產還是剖宮產,懷孕本身都會給整個盆底造成負擔,陰道自然也會受到影響。但通常情況下,順產的陰道只要經過幾個月時間就能恢復到正常尺寸,不會對性生活​​造成影響,所以不用太過焦慮。

然而,問題又來了?懷孕會給盆底造成負擔,如果多次生育,日後面臨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風險是不是會更高?這是毋庸置疑的。但這個最主要的問題是上了年紀的女性,和年齡帶來的自然老化有關,不能全部怪在器官本身的功能上。所以,陰道鬆弛的真正元兇不是順產,而是懷孕和年齡。尤其是年齡,因為自然老化是生物的自然規律,也難怪網民們有“歲月是把殺豬刀”的感概的。所以,年紀輕輕的,別盲目相信什麼縮陰的小廣告,如果需要預防陰道鬆弛,還不如堅持做一些加強盆底肌肉(由多層​​肌肉及筋膜組成的,主要覆蓋在骨盆的前、後部分以及側面。這些肌肉和其他的一些組織,包括韌帶和筋膜,一起像一張吊床一樣支持盆腔臟器,包括子宮、膀胱、小腸和直腸)的訓練,比如凱格爾運動,恢復的就會更快些。

陰道鬆弛怎麼辦?表姐試了這個方法後,漏尿的問題馬上就不見了!而且連老公都「好有感覺」呢!

凱格爾運動又是神馬東東呢?這是一種會陰收縮運動,原本是為了治療和訓練產後大小便失禁的女性而發明的。這個運動的主要目的是加強盆底部的肌肉(恥尾肌)鍛煉,從而促進尿道和肛門括約肌的功能,防止肛門失禁。

陰道鬆弛怎麼辦?表姐試了這個方法後,漏尿的問題馬上就不見了!而且連老公都「好有感覺」呢!

具體做法分為兩段,第一段是簡易動作:取站立姿勢,雙手交叉,置於肩上,腳尖呈九十度角,腳跟內側與腋窩同寬,用力夾緊,並做骨盆底肌肉運動,保持收縮五秒鐘之後,然後放鬆五秒鐘,如此重複二十次。第二段是自我訓練,取平躺姿勢,雙膝彎曲,收縮臀部的肌肉,向上提肛,緊閉尿道、陰道及肛門(它們同時受到骨盆底肌肉撐),這種感覺就像是尿急但又無法去廁所,需要憋尿的動作,保持骨盆底肌肉收縮五秒鐘,然後慢慢放鬆,五至十秒之後,再重複收縮。

陰道鬆弛怎麼辦?表姐試了這個方法後,漏尿的問題馬上就不見了!而且連老公都「好有感覺」呢!

在整個運動的全程中,必須保持膀胱是排空狀態,照常呼吸,保持身體其他部分的放鬆。在膀胱充盈或者不想小便的時候進行凱格爾運動會使盆底肌更加鬆弛無力,還會造成膀胱不能完全排空,後者則會增加尿路感染的風險。在運動時最好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收縮的盆底肌上,不要隨意活動腹部、大腿或者臀部的肌肉,避免屏氣。相反在整個運動過程中都應該放鬆地呼吸。

在做運動時,如何才能準確的找到盆底肌呢?平時可以在小便時突然憋住,緊閉尿道,成功後您就可以感受到正確的盆底肌位置。但不要形成一小便就會突然憋住的習慣。也可以用排除法,在運動熱身時,用手觸摸腹部,如果腹部有緊縮的現象,則表示運動的肌肉是錯的。

凱格爾運動不僅能夠改善陰道鬆弛,幫助一些女性更好地達到高潮;還能增強盆底肌肉,很好地改善尿失禁(包括產後尿失禁)問題;也可以延遲甚至預防子宮脫垂(子宮從正常位置沿陰道下降,宮頸甚至子宮全部脫出於陰道口以外的一種疾病,常見於年輕時生育過多或過頻繁的老年女性)以及相關症狀(不同程度的腰骶部酸痛、下墜感以及遺尿)的發生;還能緩解痔瘡。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中一位50歲男性,日前在吃火鍋後,出現吞嚥困難與間歇性上腹疼痛。經入院檢查,發現是因為誤食魚骨頭後,骨頭以水平方式卡在下段食道,造成罕見之雙側食道穿孔。吃火鍋時記得細嚼慢嚥 避免食道穿孔臺中榮總胸腔外科李明璟醫師表示:「在吃火鍋時,由於食物的溫度較高,民眾進食時,常無...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年健保收支短絀更恐達600億元以上,預計在110年底安全準備金就剩不到1個月,無法符合至少需維持1.5個月保險給付支出規定,臺灣病友聯盟認為,每年支出成長率約0.6%差距大於收入成長率,為讓收支平衡,調漲保費確實是立竿見影的方式,但面對著不斷成長的醫療支出,健保費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位57歲的男性,喜歡運動,假日前往坪林山區騎單車,下坡不慎滑倒,右胸受傷,右鎖骨及八根肋骨骨折,送往萬芳醫院急診,經立即手術,將骨折復位固定,手術後四天出院,兩周後恢復正常生活。傳統肋骨骨折 採保守療法萬芳醫院胸腔外科主任林洧呈表示,過去肋骨骨折,因材料及技術的限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家中長輩看電視時經常開得很大聲,或者要大聲講話才能聽到嗎?食藥署提醒,根據統計,65歲以上長者約有4成聽力受損,導致生活不便,不想與人互動、逐漸封閉自己而出現社交困難,此時大腦接受刺激的頻率相對減少,長期下來容易有較高的失智風險,此時配戴助聽器將有所改善。聽力出現問題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